原标题:找你挪车的不仅有保安,还可能有法官。为了让老赖们还钱,上海法官拼了
摘要:在最高院执行质效分析系统中,上海的法定期限内结案率、结案平均用时等指标居全国法院第一。
2019年,上海法院共执结案件15.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61.4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9.4%和11.7%;共打击拒执犯罪39例,司法拘留1094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5万条,限制出境2066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在最高院执行质效分析系统中,上海的法定期限内结案率、结案平均用时等指标居全国法院第一。13日下午,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9年上海法院执行工作总体情况。
为了揪出这些“老赖们”,法官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远程强制开启车载定位锁定“老赖”
秦某与黄某之间因为劳务合同纠纷打起了官司,黄某败诉,青浦法院判定黄某应支付原告秦某华人工费87600元,然而黄某耍起无赖,迟迟不肯履行义务。因此秦某申请了强制执行。法官们查了黄某的财产情况,虽然黄某账户上没钱,但名下有三辆车,其中还有两部为沪牌奔驰轿车。但车在哪里,法官们也一头雾水。
怎么办?执行法官发现,梅赛德斯奔驰车主通过下载“Mercedes me”手机软件完成注册验证后,可以通过车载互联系统,远程掌握绑定车辆的状态、油耗、里程、位置等基本信息。那奔驰厂商后台应该存储车辆的位置信息。能不能利用奔驰系统找到黄某?执行法官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请求协查,要求远程强制开启车载GPS定位系统,定位并追踪被执行人名下的奔驰汽车。
经过定位,法官发现黄某的奔驰停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宁波火车站附近,法官即刻动身,前往宁波,查扣被执行人车辆。车找到了,怎么才能让黄某毫无防备的现身?执行法官让同事在后方用固定电话拨通了黄某的手机,以挪车为由,催促被执行人“现身”。几分钟后,被执行人来到车前。等待他的是执行法官,黄某傻眼了。
黄某向执行法官承认错误,当场支付了8万余元,并向法院缴纳了1214元执行费。青浦法院的这次执行弥补了车辆传统查封及道口查扣的短板,也为长期困扰法院执行的“查人、找物”提供了新的破解思路。
无人机航拍突破腾退障碍
在执行一起4000余亩土地腾退执行案件中,崇明法院首次使用无人机对涉案土地进行航拍。原来,涉案土地的使用情况极为复杂,林木、农田、水面等均有分布,且很难确定具体范围。为准确掌握这片土地的现状,更好地开展执行工作,法官使用无人机对该地块进行摄影摄像,仅用时十多分钟便完成了取证过程,为之后的强制腾退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各种高科技手段一直是上海法院提高执行效率的好帮手。市高院执行局局长鲍慧民介绍,近年来,上海法院不断推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执行工作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如一中院开发上线了规范透明执行办案软件,执行案件当事人可通过一中院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立案大厅公告扫码等渠道,登陆该软件查询执行信息、了解执行进展、与执行法官有效沟通,成为执行法官和当事人之间良性沟通、有效互动、自我规范、监督管理的平台。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闲乐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