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脸识别后,谁来保护你的脸?人工智能时代,更应提防成为“赤裸于世界”的透明人
摘要:生活在这个城市,一定要有安全感。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银行、机场、海关、交通管理、甚至居民区管理等领域,然而,采集的信息数据如何妥善保管、防止泄露备受关注。市政协委员安琦、钱世超、朱乃楣等建议,上海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一定要考虑个人的尊严、个人的安全感,应率先及时制定出台相关规定,为个人信息采集、应用行为划出红线。
世界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已上升为上海优先发展战略。安琦委员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在社会管理中广泛应用,方便了社会管理,但存在的信息泄露、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指纹是每个人不可更改的终身识别信息,这些信息采集后,如何保管、如何防止泄露值得思考。”钱世超委员说,很多手机的功能中已经在广泛采集个人指纹、银行也在采集个人指纹、某些景点也在应用个人指纹、出国签证采集指纹等,这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指纹数据库,如果没有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一旦泄露,后果难以想象。
朱乃楣委员也有同样的担心,“很多手机都有定位功能,已经可以将每个人的活动轨迹准确定位和记录,这些信息,明显属于个人隐私,一旦泄露、或掌握在某些有不良企图的人手中,将会对个人产生严重后果。”
委员们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如果用的好,会造福国家与社会,但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大数据一旦泄露,每个人都将变成透明人,都感到自己好像赤裸于世界,将严重伤害个人尊严,同时也会给不法者以可乘之机。
安琦委员建议,应尽快认识到人工智能时代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及时制定出台相关规定,严格限制对个人信息采集的单位、行业和采集方法,建立对个人信息采集的许可制度,“规定好哪些单位和行业是可以采集个人信息的,哪些单位和行业是不能采集个人信息的,并严格执行,一旦发现违规采集,将给予严厉处罚。”
“如果我们感到自己是一个透明人,那怎么还会有安全感?”钱世超、朱乃楣委员建议,上海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一定要考虑个人的尊严、个人的安全感,制定严格的防泄露措施和严格的使用规范,明确规定哪些社会管理领域可以应用个人信息、哪些领域不能使用个人信息,绝不能为了眼前一时的“高效率”而放任对个人信息的滥用。生活在这个城市,一定要有安全感。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陈琼珂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