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谋篇布局 勾画创新驱动发展的青海路线图

原标题:谋篇布局勾画创新驱动发展的青海路线图

科技水平影响民族兴衰,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命运。

“2019年三江源地区草地平均产草量预计为每公顷741.41公斤,比2018年增幅0.22%。”这一草情业务化预警监测数字,得益于我省投入使用不久的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项目。

通过我省历时5年建成的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电子级多晶硅材料实现量产,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硅片制造,填补了国内空白。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不断突破技术难题的锂产业不断发展。去年,我省建成了年产5000吨无水氯化锂、1000吨金属锂产业化示范线,填补了我省氯化锂、金属锂产品空白,金属锂产能为全国第一,为建设千亿元锂产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

刚刚过去的2019年,创新驱动发展仍旧是青海大踏步向前迈进的坚实基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补创新短板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一项项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下,从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谋篇布局,勾画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青海路线图。

数据化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铿锵有力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发展贯穿了青海整体发展的全过程,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的战略部署到开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科技的创新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通过4年的实施,2019年6月4日,具备生态畜牧业信息采集、分析、诊断,决策与指导等功能的智慧生态畜牧业全流程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形成了三江源地区目前最完整、最系统、最准确的智慧生态畜牧业数据,为构建三江源生态保护“减压增效”的“智慧生态畜牧业”新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仪器的监测、团队的研究、智能的记录、精确的统计……科技创新的支撑让这片广阔、美丽、又脆弱的三江源清晰地出现在每一次的平台数据分析中、展露在无人机的镜头下。

此外,我省编制《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发展规划》,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突破、模式集成、生态监测、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链条设计。启动实施“柴达木盆地水循环过程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大科技专项,山水林草湖系统保护修复在青海一刻也没有停下。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最前沿,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围绕支撑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等建设,加强生态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绿色化让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虽深处内陆,气候高寒缺氧,但境内丰富的可利用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让青海将自身的“有”变成了发展的“优”。

通过充分利用优良的太阳能资源和丰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优势,一批批光伏、风电、水电等项目在我省不断落地,一批批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在绿色能源支撑下实施绿色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过去一年,我省坚持绿色技术创新方向,开展“百项创新攻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先进制造产业、特色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着力打造我省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除刚建成的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领域分别在格尔木和德令哈两地建成年产10万吨熔盐储热材料生产线;盐湖化工领域,建成年产5000吨无水氯化锂、1000吨金属锂产业化示范线;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智慧盐湖”的建设稳步推进;特色生物医药领域建成高产优质规范化中药材种子种苗和示范基地400余公顷。在海东工业园区建成2000平方米冷冻干燥技术研究及实验平台,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禀赋资源优势,彰显发展特色,绿色技术创新不断成为青海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也成为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助力器。

惠民化让生活向高品质迈进

科技创新在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创造了无可限量的社会价值,特别是民生效益。除了技术创新、生态发展、质量提升、流程优化和工艺改进等硬效益的提高,让我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自觉、自信的是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促进功能。

作为中国四大畜产大省之一,青海的绿色发展称“农”又称“牧”。

2019年以来,科技创新的支持带动了全省“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重点围绕“四个百亿元”农牧产业,共组织实施“1020”科技支撑工程项目36项。农民最关注的特早熟杂交油菜、马铃薯、青稞等特色农作物新品种高产田示范面积已达4.47万公顷,平均产量分别高出全省平均产量的27%、45%和80%。自主培育的青杞1号、柴杞2号等枸杞新品种已实现规模化推广。同时,选育出高蛋白、高β-葡聚糖等5个抗病虫害的燕麦新品系,育成6个新品种,为农业的发展添转增瓦。

从农牧产业项目的带动到农产品的升级,科技创新一直支撑着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对青海来讲,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发展潜力有了保障,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民生水平的提高就有了保障。

此外,历经20年的研究与技术攻坚,我省于去年培育出世界首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不但填补国内空白,同时也为牦牛产业多元化饲养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9年,既是经济小省、又是生态大省的青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节点上,通过一项项科技创新的出现,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精心组织科技规划项目,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布局,着力构建高原特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步伐。(王臻)

相关阅读:
青海:756项河湖“四乱”问题清理销号 中央6620万元救灾资金划拨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