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玫瑰过敏的云南“花香兰” 靠种花带领村里乡亲致富

原标题:对玫瑰过敏的云南“花香兰”靠种花带领村里乡亲致富

看着乡亲们因为玫瑰脱贫致富了,不管再怎么辛苦,都会坚持下去的

新京报讯(记者景啸尘)云南姑娘李香兰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幼年时,父亲入狱母亲改嫁,她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长大。长大后,她发现家乡特产玫瑰花可以作为特产销售出去,帮助村民致富。通过学习和努力,一个对玫瑰花过敏的姑娘,却种植了千亩花田,将花朵进行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用真金白银来回报老乡。

对玫瑰过敏的云南“花香兰” 靠种花带领村里乡亲致富

用玫瑰帮助乡亲致富的李香兰。受访者供图

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

李香兰是一个标准的南方妹子,面容娟秀,声音温柔,介绍自己也是娓娓道来。李香兰告诉新京报记者,读小学时,父亲因为打架斗殴入狱,母亲也因此改嫁。没有父母的照料,她和姐姐从小只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年迈的奶奶只能种些玉米稻谷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贴补家用,她小时候每次放学,书包往家里一扔,就跑去帮邻居做农活,以换取每次一两块钱的费用。“当时家里没有电灯,做作业要在一根蜡烛烧完之前赶紧写完”,李香兰回忆。

幸好,乡里乡亲总是帮助她们。“有时候到饭点了,看着我和姐姐蹲在门口发呆。邻居就知道我们家里没米了,把我们姐妹俩叫到家里吃饭。”虽然童年凄苦,但是李香兰却十分乐观,“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也是被爱着长大的”。

乡里人凑钱资助上学

说起学业,那是李香兰的痛处,她觉得没能上大学,是自己一生的遗憾。她告诉记者,考上初中时,一年的书费要300元,对家里来说,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她甚至不敢和奶奶说,只敢偷偷在家门外哭。

让她没想到的是,开学前一夜,邻居们到她家里,将五块、十块钱,送到了她手上。当天晚上,是乡亲们给她凑够了书本费。李香兰说,她一辈子也忘不了这300元,更忘不了帮助过她的乡亲们。但生活却并没有对她网开一面,“我以为凑齐300元就能上学了,但其实还要凑生活费。初一读完就辍学了,家里实在没钱。”

辍学后,李香兰在县城餐馆洗过碗,做过服务员、推销员,也曾在加油站给过路车辆加油。“那时我14岁,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总得讨生活,虽然想出头,却总觉得生活在原地打转。”李香兰说。

可食用玫瑰带乡亲致富

改变李香兰命运是在2016年。她告诉记者,当年夏天,她回家时碰到乡里一位叔叔从田里回来,满面愁容。原来,叔叔种了三亩多食用玫瑰花田,以往都是拉到县城市场上卖, 2016年市场行情不好,没有卖出去。一年的耕作,将要面临血本无归。

在市区打工的李香兰想到了开网店,于是就自告奋勇,帮着乡亲叔叔在网上试着卖。李香兰说,当天下午,她就注册了一家网店,将食用玫瑰花上架到店铺里。没想到,因为价格便宜,原生态无污染,食用玫瑰卖得很快。

“从这件事儿上,我看到了商机,决定试一试。”李香兰很快把网店正式开起来。每天忙着在地头收获,打包,发货。第二年,李香兰的店铺一天可以接上千单,成为整个云南卖可食用玫瑰花最火的店铺。“食用玫瑰花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我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赚钱,也是我报答大家的心意。”

对玫瑰过敏的云南“花香兰” 靠种花带领村里乡亲致富

李香兰在田里劳作。受访者供图

她回到老家龙潭村田埂,跟乡亲们提了这个想法,还担保“你们只管种,我来收鲜花去卖”。没想到,乡亲们却拒绝了。“大家还是担心种了卖不出去,思想比较保守,我能理解。”

直到邻村一个“胆儿大”的村民找到了李香兰,想要试一试。“第一年种了七分地的食用玫瑰,交给我,不到一个月就卖完了,挣了不少钱。第二年,他一下扩张到了20亩。”挣到钱的消息一下从龙潭村村头传到了村尾,原先不敢尝试的村民纷纷找到李香兰,表示要加入。

“到现在,有30多家农户加入种植队伍。”李香兰说,目前覆盖的总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

“花姑娘”却对玫瑰过敏

时间拨回到2020年。村里的乡亲跟着李香兰,靠种植玫瑰花发了财,有的盖起了二层小楼。

为了感谢李香兰,乡亲们给她取了个名字“花香兰”。村民陈希福告诉记者,从2017年加入以来,李香兰像是老师,手把手教他选玫瑰、种玫瑰,还在玫瑰园里和他们一起采摘玫瑰,包装玫瑰。“小女娃爱学习,总是上网、看书,学习种植玫瑰的技术。”

让陈希福没想到的是,直到2019年年底,乡亲们才发现,原来,李香兰对玫瑰过敏。“她每到干活儿的时候,就会脸红、咳嗽。我们每次问她怎么了,她就说感冒。直到去年年底,我们才知道,这是过敏的反映。”他说,大家心疼李香兰,想让她歇一歇,但她也总是笑着说“没事”。

对玫瑰过敏的云南“花香兰” 靠种花带领村里乡亲致富

李香兰在地里采摘。受访者供图

说起来对玫瑰过敏,李香兰告诉记者,“其实我一直对玫瑰过敏,不仅会起红疹、咳嗽,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但是看着乡亲们干劲儿十足,大家又因为玫瑰脱贫致富了,我心里真的高兴。不管再怎么辛苦,我都会坚持下去的。”

现在的李香兰,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蹲在家门口哭泣的小女孩,通过努力,带着感恩的心,带着全村的乡亲走上了致富的路。她说,甜蜜的人生是熬出来的,就像这玫瑰糖。

新京报记者景啸尘

编辑张树婧校对何燕

相关阅读:
中央巡视组: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巡视整改不够彻底 巡视组:全国台联党组官僚主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