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循环经济: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原标题:循环经济: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循环经济,又称“静脉经济”。如同人体的血液经过动脉为身体各部分输送养分和能量,经过静脉回收再流回心脏参加下一轮循环一样。

青海,地处偏远西部、高寒缺氧,面临着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维护稳定、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的多重压力。如何探索出一条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成功路径?这是问题,也是答案。

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禀赋和更加趋于良好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青海不断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从“有”到“优”的高质量发展,让循环经济实现既“循环”又“经济”,有力带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推动我省奋力开创“一优两高”发展新局面。

循环经济: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内的钾肥自动化生产线。

生态运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作为祖国西部最具潜力的开发热土之一,有着“聚宝盆”美称的柴达木盆地资源富集、区位重要,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但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突出成为最大制约问题。

盛产被称为“粮食的粮食”的钾肥的察尔汗盐湖一直以钾的开发为主,大量的钠、镁、锂等伴生资源都被当做“废料”排放。据科学测算,每提取1吨的钾肥就要产生大约3.5吨的氯化钠、15吨的氯化镁和众多其他伴生资源。

从而卤水通过太阳能分级蒸发,逐级分出用于制取碱化工系列产品氯化钠、生产钾系列产品和金属镁、镁阻燃剂、镁建材的主要原料以及锂电池材料的生产原料,而最后形成的尾卤通过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工艺又回到了盐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资源绿色、梯级开发一系列严密有序的流程,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零的突破,盐湖逐步搭建起从单一钾肥开发到盐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产业耦合发展的循环产业模式。

据金属镁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提钾之后大量排放的老卤一度被称为“镁害”,现在“害”已经变成了“宝”。整个盐湖开发链条的形成,衍生出了一个集钾盐、钠盐、镁盐、锂盐和氯碱于一体的跨行业耦合发展产业集群,盐湖资源彻底实现了“吃干榨尽”。

无独有偶,探访青藏高原上惟一的炼油化工企业——格尔木炼油厂,再也看不见长明的火炬,整个厂区出乎意料地干净。空气清爽,毫无刺鼻气味,厂区内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环顾四周绿树成荫。

火炬是安全生产的“晴雨表”,但是冒出什么样的火苗,主要取决于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气怎么处理,是直接排放、烧掉,还是控制回收。格尔木炼油厂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减少挥发,重点控制源头,构成科学管理体系。格尔木炼油厂油品继1997年中国实现汽油无铅化之后,实现将汽油硫含量从2000ppm降到500ppm,柴油硫含量从5000ppm降到2000ppm,不得不说,“质量升级”已然成为了格尔木炼油厂一支看不见的新火炬,照在企业前行的道路上。

循环经济: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青海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内的一体化镀锌车间。

点“绿”成金,释放绿色发展强劲动力

如何推行循环经济?简单说,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谋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位于河湟谷地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围绕模式、基础、保障三大关键,探索形成了以点、线、片、面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的高原循环农业发展“民和模式”,连续两年获全国200个产粮大县称号。

充分利用全膜双垄玉米种植面积大、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合理转化利用饲草料资源,从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到有机农业的转型,从单一的2.67万公顷全膜玉米到全膜马铃薯、全膜向日葵的扩展,从粮食作物向饲草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只是海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像呵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打好打赢污染防治、生态治理战役,绝不走牺牲环境为代价换一时经济增长的路子的缩影之一。

海东市农村人口110多万,农区有900多个村,耕地面积达22.12万公顷,均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粮油、蔬菜、蛋禽等农畜产品供应占据了青海的“半壁江山”。守着一亩三分地的薄田,每年种植着小麦、油菜、土豆等“老三样”,与天斗与地斗,温饱线上挣扎,常常处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

自2014年建起全省最大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昔日的“老三样”发展成今天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乐都区富硒大蒜、蔬菜、生猪养殖;平安区重点打造富硒果蔬、饲草;化隆回族自治县高原冷水鱼、青稞、饲用蚕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循化线椒、肉牛羊养殖……

“高原富硒”和“黄河彩篮”两大区域品牌的循环农业已经成为了海东命脉产业,通过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成为了“城里人”心驰神往的好地方。

从追求产量的粗放式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海东“三农”实现了高层次、高质量、高速度的跨越发展。走出了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循环经济: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PREC电池生产线。苏烽摄

民生优先,群众分享更多“绿色福利”

“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0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42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青海的生态资源总价值18.39万亿元,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7300亿元。”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在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活动上致辞时这样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每一个青海人始终高扬生态大旗,坚持生态立省发展战略,推行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青海以减谋长,不断用高端增量稀释低层次存量。通过提升项目准入门槛,坚决不引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落后技术落后工艺落后装备项目,坚决不要环保不达标准、污染严重和工艺、技术、设备等落后的项目,并把最严格的标准贯穿于项目审批、建设、生产的全过程。

据统计,青海在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方面,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87%,“绿电15日”再次改写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方面,完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76000公顷,化肥农药用量分别减少24.4%、21.3%。

这每一项荣誉背后,都彰显着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既注重绿化“量”的积累,让青海空间“绿”起来,又注重“质”的提升。

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循环经济是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青海,越来越多的人依靠循环经济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创了牌子。而依托政策指引和日益成熟的绿色循环技术,越来越多的循环经济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探索绿色发展的新引擎,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洪玉杰)

相关阅读:
  • 高原驻训连 “照片日记本”:见证奋斗足迹,传承强军精神

    高原驻训连 “照片日记本”:见证奋斗足迹,传承强军精神

    原标题:高原驻训连“照片日记本”:见证奋斗足迹,传承强军精神一本连队相册,一串奋斗足迹。记者深入高原驻训的陆军某旅四连采访... 2024-11-07
  • “照片日记本”里的强军故事

    原标题:“照片日记本”里的强军故事秋日高原,寒风扑面。记者跟随陆军某旅官兵前往烈士陵园祭奠英烈,驱车归队时,已是繁星满天。回到营区,该旅四连指导员李伟便与几 2024-11-07
  • 2025娃哈哈经销商政策或大调:经销资源“去娃哈哈化”趋势

    日前,经济观察网获取了几份疑似与娃哈哈2025年经销商协议变更有关的文件。记者在娃哈哈一内部员工处确认了上述文件的真实性。2025年度,娃哈哈或会对合作主体、经销商 2024-11-06
  • 两部门发布1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 2024-11-06
  • 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全容量投产

    10月31日,在海拔5200米的藏东南高原,由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世界最高海拔风电项目--大唐八宿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投产。大唐八宿风 2024-11-06
  • 中铝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3.32%

    近日,中铝股份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铝股份强化极致经营,主要财务指标超额完成进度目标,经营持续向好,实现利润总额175 41亿元,同 2024-11-04
新年我省首场降雪比去年来得略早 我省多地发布道路黄色预警信号 我省首次举办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