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无悔的选择——记甘肃徽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侯卫庆

原标题:无悔的选择——记甘肃徽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侯卫庆

无悔的选择——记甘肃徽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侯卫庆

图为侯卫庆在查阅相关案件资料。马一心摄

“必须严把办案质量关,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2019年12月26日下午,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召开案件审查调查专题研讨会,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侯卫庆在会上对审查调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11年,侯卫庆进入徽县纪委任职。在同事眼中,他是刚直不阿的“铁面包公”,也是敢打硬仗的办案能手。9年间,他在监督执纪一线不懈奋战,用行动诠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2017年9月,侯卫庆受到中央纪委嘉奖。

不惧困难才能攻坚克难

2017年,徽县纪委成立调查组,对反映时任县中医院院长张某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进行核查。该案时间跨度长达10余年,情况复杂,隐蔽性强,核查工作难度很大。

“张某是医疗单位在职一把手,在业界小有名气,我们感到压力很大。”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张朝阳说,“侯书记鼓励我们,压力就是动力,一定要沉下心来,啃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谈话时,张某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肯正面回答问题。

“既然当事人不肯交代问题,那我们就先从资金流向开始查起,让证据说话。”有着二十多年财政系统工作经验的侯卫庆为调查组指明了方向,“张某违规扣除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保费,扣的钱用到了哪里,都是谁经手的?盯住这几个问题,仔细比对账目。”

“外围撒网、内围突破,不惧困难才能攻坚克难。”侯卫庆一边安排核查人员调取县中医院账目资料,一边利用双休日走访医院职工,寻找新的突破口。

“这个月的住院指标又没完成。”

“提成倒是次要的,关键就怕完不成任务挨批评……”

医院走廊上,两名职工的闲聊引起了侯卫庆的注意:“难道县中医院还存在强行下达收住病人指标的违规行为?”

沿着这条线索,核查组深入摸排,发现张某向全院医务人员强制下达了收住病人指标,并对门诊医生、住院医生开出的处方与特殊检查实行“开单提成”。

与此同时,核查人员也从账本中发现了张某违纪违法的证据。最终,张某违反医保政策,滥用职权侵害职工利益、违规购买公车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查实,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县中医院班子成员及相关负责人也受到相应问责处理。

“医疗问题事关民生大计,一定要‘一竿子插到底’,该整改的及时整改到位。”案件查办工作结束后,县纪委向相关部门提出整改建议,并安排专人督促整改工作,县中医院的风气得到极大改善,医院职工和患者纷纷叫好。

自身硬气做事才有底气

2011年初,由于在全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时任徽县财政局财经监督办公室副主任的侯卫庆被组织选拔到县纪委任监察室主任。

得知这一消息后,许多亲戚朋友都有些担忧:“纪检监察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容易得罪人。”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既然组织选择了我,我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勇于承担责任。”侯卫庆坚定地说。

到县纪委任职后,为更好适应岗位需要,侯卫庆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党纪条规、法律法规和纪检监察业务,给自己“加油”“充电”:“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纪法素养,做事才有底气。”

“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锁永林说,“下乡办案时,他的手提包总是最重的,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只要有空,他就会拿出书本翻看起来。”

在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马德强眼中,侯卫庆是有问必答的“业务通”:“侯书记不仅自己勤奋好学,还经常组织集体学习活动,与大家交流学习心得和工作体会。遇到复杂案件时,他会手把手地指导我们从违纪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办案就要有股‘韧劲’,办就办成铁案。”作为一名执纪者,敢于动真碰硬是侯卫庆一贯的作风。在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他都坚守底线,从不含糊。

此前,在查办一起村干部违纪窝案时,侯卫庆接到了一位老朋友“问候”的电话,一番嘘寒问暖后,对方话锋一转,开始旁敲侧击打听案情,并试图替涉案人员说情。

“办案过程中,不得随意透露案件信息,这是工作纪律。”见侯卫庆态度坚决,老朋友只好放弃了说情的念头。

该案涉案人员背景较为复杂,除侯卫庆外,调查组里的几名年轻干部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情压力,思想上有了包袱。

“你们尽管放开手脚去查,不要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责任我来担,压力我来扛。”察觉到这一情况后,侯卫庆将几名干部召集到一起,鼓励他们打开心结,大胆履职。

“他的一番话,让我们卸下了思想包袱,打消了心头的顾虑。”第五纪检监察室干部王伯华说。

在侯卫庆的带领下,调查组排除干扰,迅速查明了真相,5名涉案人员均受到相应处分,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案件总结会上,时任县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李永锋感慨道:“如果没有侯卫庆动真碰硬的勇气和精湛娴熟的业务能力,这个窝案恐怕会很难查清。”

一天,侯卫庆的妻子在上班路上遇到了一名被调查对象的家属,对方停住脚步,指着她的鼻子大骂道:“你老公是侯卫庆吧?别自以为了不起,等着瞧,你们两口子的路肯定会越走越窄!”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个人就走远了。”下班回家后,妻子带着哭腔向侯卫庆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但邪不压正,只要咱们自己行得端、走得正,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在侯卫庆的耐心开导下,妻子终于释怀了。

无私奉献书写无悔人生

一次,侯卫庆带队审查某村干部违纪问题线索,正当工作进入突破阶段时,他却突然接到了身患高血压的母亲发病住院的消息。

一边是急需陪护照料的慈母,一边是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的案件,侯卫庆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你母亲现在离不开人,你还是去医院吧。”同事劝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去医院照顾老人。

“这是上级交办的重要案件,时间紧、任务重,在关键时刻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侯卫庆将照顾母亲的担子托付给妻子,含着眼泪选择坚守在执纪一线。经过十多个日夜的全力奋战,案件查办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涉案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案子办结后,侯卫庆立马赶到医院,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和日渐消瘦的妻子,他又是心疼,又是内疚,不由得泪流满面。

见此情景,母亲温柔地拍了拍他的手,安慰道:“你是公家人,为公家办事是你的本分,我不怪你。”

“这么多年,正因为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母亲的话,让侯卫庆心中涌起阵阵暖流。

“因为工作忙碌,侯书记几乎没休过年假。”办公室主任冯飞龙回忆道,“唯一一次收到他的假条,是因为要陪女儿去工作单位报到,结果就是这次请假外出,也没能成行。”

2015年,侯卫庆的女儿被兰州市的一家单位录用,他答应女儿,一定会亲自带她去单位报到。

那天,侯卫庆买好火车票,写好假条,找分管领导签了字,喜气洋洋地回到办公室。然而,临走之前,他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得知自己负责的几项重点工作必须在当天下班前全部处理完毕,并向上级部门报送处理结果。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侯卫庆撤销了请假申请,毅然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怀着对女儿的愧疚,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请她代自己将女儿送到单位。

“挂断电话的那一刻,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没能兑现对女儿的承诺,侯卫庆很是失落,“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几个星期连轴转都是常有的事,女儿入学、毕业这些人生大事基本都是妻子在忙前忙后,作为父亲,我亏欠她太多了。”

多年来,侯卫庆放弃了无数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他所热爱的纪检监察事业之中。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是办公室里的一盏孤灯和桌上的一摞摞案卷陪他一同度过,对此,他无怨无悔,动情地说:“选择了纪检监察这份事业,就要做好为之付出的准备。”(记者王衡通讯员马一心)

相关阅读:
退市常态化才能确保新股发行正常化 央行再定调货币政策折射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