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今年减少道路开挖项目2900多个
今年,我市加强涉路工程项目管理,减少重复开挖路段项目2922个。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统筹管理力度解决道路反复开挖问题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近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今年我市实施挖路项目8100多个
今年初,全市各地道路反复开挖问题引发人大代表的关注。市两会期间,多名代表提交建议,呼吁加大科学统筹,避免道路反复“开膛”。市人大常委会将这些建议合并成为重点建议,交市政府办理。
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围绕代表提出的问题,最终确定了14项具体任务,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统筹编制道路挖掘施工计划,尽量将相同施工路段的工程项目统一安排在同一时段内集中进场施工,施工完成后统一进行路面修复。2019年市交通运输局共收集到全市挖掘道路计划12155项,经对比分析,将宝安区福凤路的5项工程统筹纳入综合管廊同步实施;将福田区农林路4项工程统筹同步施工等。截至目前,已将落地实施的11065项挖掘道路计划压减至8143项,减少重复开挖路段2922个。
建立涉路工程计划管理信息平台
为提高道路挖掘计划统筹效率,实现全市道路挖掘计划信息共享,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搭建了各涉路工程建设单位网上申报、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公示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各工程建设单位通过信息平台申报道路挖掘计划,平台可动态更新挖掘计划申报情况,实时显示拟开挖路段其他单位的挖掘计划,自动识别重复开挖路段并在地图上显示,消除各工程建设单位之间、工程建设单位与交通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大幅提高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工作效率。
信息平台可将年度挖掘计划整合并对社会公众公示,市民可查询全市范围内道路挖掘计划。目前信息平台已完成搭建,市交通运输局正组织各建设单位申报2020年道路挖掘计划。
市人大明年将继续紧“盯”道路开挖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作委员会在初审报告中肯定市政府建议办理工作。报告同时表示,在调研督办过程中,不少代表和市民表示对于道路开挖统筹管理的成效感受还不甚明显,主要表现在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道路集中开挖数量较大、项目多,部分路段确实还存在反复开挖现象,各部门间市政管网建设不同步,涉路工程施工公示标识不明显,施工噪音扰民现象较为突出。
初审报告建议,要结合深圳实际,积极推进涉路工程建设管理立法,加快出台《深圳经济特区道路挖掘办法》,研究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和地方标准,不断完善道路挖掘制度保障。同时,还要建立问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综合管线中长期规划,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涉路工程立项监管和预算审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市民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市人大常委会同时建议市政府在下一年度就治理反复开挖问题的进展情况分两次向市人大常委会做书面报告,接受人大监督。市人大常委会也将继续聚焦道路反复开挖问题,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督促市政府加强统筹管理,实现科学治理。
我市将建立垃圾分类惩戒制度
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我市将建立垃圾分类惩戒制度。垃圾不分类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将被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市政府关于推动垃圾减量分类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近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今年全市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新增过万吨
深圳寸土寸金,成本最低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填埋不仅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也容易带来环境隐患。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并在今年取得较大进展。
今年6月,南山能源生态园二期达到满负荷并网运行,生活垃圾焚烧能力新增1500吨/日;7月,宝安能源生态园三期5台焚烧炉投垃圾调试运行,焚烧垃圾能力新增3800吨/日;9月,龙岗东部能源生态园6台焚烧炉投垃圾调试运行,焚烧垃圾能力达5000吨/日。今年,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新增10300吨/日,总处理能力达到18000吨/日,垃圾处理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下坪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曾多次遭投诉。今年,我市实施下坪填埋场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绝大部分工程项目已完成。在臭气治理方面,下坪填埋场实施“填埋区全膜密闭覆盖,源头控臭技术”全方位、立体化除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场界大气质量稳定达到甚至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2500多个小区完成楼层撤桶
垃圾分类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在审议当中。在立法“强制”分类之前,我市推动垃圾分类进小区、进学校等活动,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按照“集中分类投放+定时督导”小区建设模式,大力实施小区楼层撤桶,每天晚上7点至9点安排督导员现场督导,引导居民进行厨余垃圾分类。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已完成楼层撤桶小区2532个。
为减少快递包装污染及包装浪费,市邮政管理局鼓励相关行业选择可循环再生、可重复使用及易于降解的快递包装材料。以龙岗区为示范开展先行先试,目前绿色可循环包装箱“快递宝”已覆盖龙岗区95%以上的物业小区,累计回收“快递宝”86300多个,折算约节省胶带40000多米,节约纸皮44000多千克。
鼓励垃圾分类有奖有罚
为配合垃圾分类立法工作,我市在完善垃圾分类标准规范的同时,正在制定《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将记录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义务且被行政处罚的单位和个人的不良行为,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联合惩戒机制。
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我市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由各区财政每年安排生活垃圾分类激励补助资金6250万元,对分类成效显著的单位、住宅区、家庭和个人给予激励。市财政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各区每年实际拨付的生活垃圾分类激励补助资金的50%,对各区予以经费补贴。
明年我市五成儿童入读公办幼儿园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预计到12月底,全市公办园在园儿童将达到30%。市政府关于学前教育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透露上述信息。
今年,我市出台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系列政策,明确以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为方向,以调整优化办学结构为核心任务,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5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0%。在此基础上,我市健全市政府主导、区政府统筹、各街道配合、围绕社区布点的公办园建设工作推进机制。今年市财政投入34.8亿元专项用于推进公办园建设。11月,市、区政府签订公办园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截至11月底,全市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从3.8%提升至10%。预计到12月底,这一比例将达到30%。
针对我市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偏低的问题,我市严格规范从业管理,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我市两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专院校,面向我市学历未达标的幼儿园在职教师实施“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公办园坚持高起点配备教师,其中新办公办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比例达100%。当前,我市还联系市内外高校,试行学前教育师资定制培养模式,至明年底,全市幼儿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占85%,争取公办园教师本科比例达到50%以上。
我市已建立长者饭堂和助餐点149家服务老年人超过10万人次
深圳老年人吃饭越来越方便了。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长者饭堂和助餐点149家,服务老年人超过10万人次。市政府关于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昨天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根据有关部门开展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抽样调查,排在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需求前三位的分别是老年人活动、助餐和家政服务,这说明我市老年人还主要以活力老人为主,健康和身体状况较好,与老年人口特征相符。
今年2月起,我市推动实施长者助餐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给予就餐补助,对送餐机构和长者饭堂予以送餐补贴和运营补贴。各区结合实际情况,试点推开相关工作。比如,福田区以“中心食堂+社区配送点”运作模式,打造一中心辐射多社区的长者餐饮服务网点;罗湖区率先将“长者饭堂承接运营机构可以进行居家养老消费券结算”写进工作方案,方便老人以券抵钱;盐田区老人可以“刷脸”取餐;龙华区为能力评估等级为4至6级的户籍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等。
在机构养老方面,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7家,其中公办17家,公建民营15家,民办15家。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养老床位12176张,“十三五”期间新增养老床位3817张,已提前完成“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