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拿假奶粉当处方药,不能“罚酒三杯”了事

原标题:拿假奶粉当处方药,不能“罚酒三杯”了事

拿假奶粉当处方药涉及该医院的各个环节,这背后到底有无利益勾连,不能任由涉事医院自说自话,也需要当地相关部门查个清楚。

拿假奶粉当处方药,不能“罚酒三杯”了事

▲资料图。

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南郴州第一人民医院给治疗牛奶过敏的患儿开处方,将不能保证婴儿营养的固体饮料作为特医奶粉卖给家长,家长发现孩子过敏未除、发育迟缓等疑点后举报,医院以“履职不力、工作失职”为由,对医院药学部、儿保科、儿童消化内科6人进行书面检查、诫勉处理、批评教育、责令公开检讨,向举报人登门道歉。

目前,医院作出处罚的依据是《关于对违反群众工作纪律和干部作风要求进行问责的暂行办法》(湘组发[2013]10号)第六条第二款之规定。但问题是,这到底是作风问题还是腐败问题,是医疗纠纷还是医疗事故?这恐怕也需要认真厘清。

值得注意的是,被当作“处方药”开出的“舒儿呔氨基酸配方粉”,正是《人民日报》今年7月29日以《假配方粉是怎样流进市场的》为题刊发报道的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假配方奶粉”。但是,该公司并没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生产资质,曾于今年5月起四次下达不合格食品召回通知。

那么问题来了,这款连保健品都不如的假奶粉,竟然以“特医奶粉”的身份进入医院药房,而且还成为涉事医院医生给开的“处方药”,难道仅仅是医生和药房疏忽大意?

对此,医院给出的解释是,舒儿呔的品种明细为“其他固体饮料”,湖南博瑞药业有限公司认为舒儿呔有合格的质量检验报告单,符合食品的引进标准,遂将舒儿呔作为食品引进并放在北院(儿童医院)便民药店和中心医院便民药店进行销售。

对于医生开处方,医院又解释,经销商私自印制“医院处方笺”,落款为“便民药房”的便签纸被放在科室,相关医生未经核实来源,将其推荐给患者。

可是,要知道“舒儿呔氨基酸配方粉”,明明是已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涉事公司证明是不合格的产品,该医院却偏偏采信另外一家医药公司的质量检验报告,这解释显然难以服众;经销商私自印制“医院处方笺”一说,也漏洞百出,显然说不过去,很明显地在推卸责任——难道医院在采购和开处方环节,不应该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和程序?

不难看出,拿假奶粉当处方药涉及该医院的各个环节。从药房招标到门诊科室,再到儿科医生环环相扣。而这背后到底有无利益勾连,不能任由涉事医院自说自话、罚酒三杯。也需要当地相关部门查个清楚,给民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毕竟,在这事上,涉事医院疑点重重,况且也涉及儿童的健康,再怎么认真也不为过。

□丁慎毅(媒体人)

编辑胡博阳校对柳宝庆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高强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北京地铁13号线清河站12月30日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