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莞:率先通过“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每村(社区)给予1000万元奖补
▲麻涌新基村村口建设了典雅的牌楼资料图记者陈帆摄
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按照每村(社区)100万元的标准对次发达村(社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工作扶持;对率先在2020年底前成功创建并通过验收的“特色精品示范村”,我市按每村(社区)100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
加大对次发达村(社区)扶持力度
根据广东省《关于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贯彻意见》和珠三角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的要求,东莞需在2020年底前,100%行政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标准;2022年底前,20%以上行政村(社区)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为加快推进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创建工作,我市将率先创建约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力争到2022年全市120个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
为确保我市所有村(社区)按要求在2020年底前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由市财政按每村(社区)100万元的标准,对全市70个次发达村(社区)给予补助。其中2019年市财政先预拨50%启动资金给每个次发达村(社区),完成“干净整洁村”创建并通过验收后,2020年再拨付剩余50%的补助资金。
补助资金主要由次发达村(社区)用于“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村容村貌整治,田间窝棚整治,危旧房改建,厕所改造(含农村户用厕所的无害化改造),农房外立面整治,村道巷道及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设施修建等。
鼓励各镇(街道)开展“特色精品村”创建工作
围绕2022年底前20%以上(不超过120个)行政村(社区)达到“特色精品村”的目标,市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工作积极主动的村(社区)创建“特色精品村”。一是对第一批率先在2020年底前成功创建并通过验收的“特色精品示范村”(不超过50个),市财政按每村(社区)100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相关镇(街道)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二是对第二批在2022年底前成功创建并通过验收的“特色精品村”(约70个,两批合计不超过120个),市财政按每村(社区)50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相关镇(街道)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
/相关新闻/
“特色精品示范村”将会是什么模样
一村一规划显各村特色
打造美丽乡村“家庭样板”
力争在2020年底前,率先打造的这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将会是什么模样?对此,《实施方案》提出相关创建村(社区)要在基本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和完善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一张建设规划蓝图。示范村以市域或镇(街道)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依据,根据自身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享赋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二、打造一批乡村景观小品。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在村(社区)的村头、巷口、广场,建设一批具有观赏性、乡土性、文化性、生态性元素的街头景观,提升村(社区)整体文化品位。
三、改造一批建筑景观。结合本村特色风貌,选取重点路段、街景,对其中的建筑物或民居的建筑立面、阳台、庭院、屋顶、棚架、栅栏等进行改造提升,打造美丽乡村“家庭样板”,提升村容村貌。
四、建设和完善一批环卫设施。根据村庄实际情况放置满足需求的垃圾桶。按要求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套建设垃圾中转站,统一收集和转运处理。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做好设施设备的保洁、维修和更换,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
五、完善一批公共基础设施。按照我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改造或新建一批标准化公厕。推进公共停车场(位)建设,解决当前村(社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建设一条环村健身绿道(路径),与文化活动广场、体育中心、体育健身设施配套,满足农民群众体育锻炼的需要。
六、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建成一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有综合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包含球场、健身场地)、公众舞台、宣传栏、农家(社区)书屋、电子阅览室。结合本村历史和人文特色,建设一个不少于150平方米的村(社区)史馆,反映本村独特的人文风貌。
七、打造一组人文元素。通过制作墙绘、展画、展板、对联等作品,突出反映本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方面的愿景和成效。深入挖掘乡村人文和历史景观,保护好历史遗址和文物,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着重打造红色旅游等特色文化产业,鼓励粤曲等传统非遗传承项目,以及赛龙舟等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八、制作一批能反映当地村(社区)历史人文背景的标识。包括制作一套乡村振兴亮点项目标识牌、指示牌;一套反映本村(社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做法成效的图册或视频图像。
九、打造一片美丽田园。对保留有农田的村庄,应抓好农田、菜地、果园、鱼塘窝棚整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美丽田园风光。
十、修订实施一套村规民约等。以创新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理念,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主流思想,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全媒体记者李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