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制度创新催生社会治理“海口经验”
□本报记者曹马志
12月23日,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正式对外发布了社会治理类4项制度创新案例,包括“以‘微实事’创新社区参与式预算改革”“通过‘大党建’提升旅游监管服务整体效能”“构建专职化、多元化、全覆盖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运用事故指挥体系(ICS)优化防汛防风应急指挥机制”。
这些案例是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六批)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按照“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可复制”原则,经过严格规范的报送及筛选程序,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和专家论证,充分展现了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阶段性发展成果。
4项案例高度聚焦社会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以破解改革难题为导向,以推动重点改革为抓手,以持续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其中,入选的海口美兰区“微实事”创新社区参与式预算改革的案例,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财政权与决策权双双下放
美兰区通过社区参与式预算改革,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解决群众“危急难”民生公共服务项目,实现从“政府配菜”向“百姓点单”、“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单一供给”向“多元参与”三个根本性的转变。
为了提升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美兰区将财政权与决策权双双下放,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式,是该区的重要创新举措。美兰区把对民众开放的社区公共服务(主要指公共设施建设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服务)预算编入年度预算计划,每年由区财政进行专项投入,先后选取海甸、人民、白龙、和平南、白沙、新埠等6个街道4个镇37个村(居)作为试点单位,按照每个街道120万元、每个社区30万元标准将财政预算权下沉到社区,充分调动基层社区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
在财政权下移的基础上,美兰区进一步将公共服务项目用途的决策权下放,由居民民主协商自定,并形成公共服务项目用途自主决策制度体系。该体系共分为9个环节:项目启动、项目提议、项目认捐、项目筛选、项目投票、项目公示、集中回复、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形成了基层自主“提议+协商+投票”等民众自定的完整闭环。在此过程中,政府尽量避免直接干预,依据公共服务项目可行性设定标准,对项目决策发挥引导作用,辅助社区群众在提议阶段剔除存在瑕疵的项目,充分发挥并利用好社会行政资源,最大程度做好风险管控。
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美好家园,需要共建共治。美兰区综合利用各类媒介、座谈会、村(居)干部、网格员、志愿者进行广泛宣传,包括动员试点社区内的中学年满15周岁的学生和教职工近2万人积极参与,引导师生关注社会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度。与此同时,一方面,在便民服务中心、小区物业管理处和群众活动密集的场所设置168个固定提议点和715个流动提议箱,安排专人引导,协助村(居)民提议;另一方面,开发并更新升级“微实事”微信公众号,方便村(居)民线上提议、投票。
据介绍,多年来,政府在社区“供给”体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传统的社区公共服务工作存在“高投入、低效能”的发展困局。“微实事”以政府投入是否高效、村(居)民对政府供给是否满意为出发点,调整角色,良性互动,以实际需求促进供给侧改革,有效体现了社区高效治理和多元化服务的有机结合。
探索社会治理“海口经验”
美兰区形成“政府+社会各类力量”共建的良好格局,已完成政府财政资金投入4050万元,社会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志愿认领的民生“微实事”项目达到11个,实现政府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突破,使城乡社区治理的源动力和内生力不断增强。
“聚四方之才”共治,通过各类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提议,有效提议率达到51.16%。据统计,美兰区通过召开圆桌小组讨论、线下举手表决和线上公众号公开投票等方式确保项目决策的民主性和参与度,村委会投票率69.64%。主体涵盖辖区内15岁以上的所有群众,由民众自主提议的543个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工程建设类266个、设备采购类123个、公共服务采购类154个,受益群众达35.6万人,满足了群众需求,进一步改善了民生环境。
此案例在国内外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不仅在国内被中央改革类时政刊物《中国改革》评论为“国内最为完整,参与度最高的一次参与式预算改革”,亦在国外被华尔街日报报道。案例被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高新区分别以“幸福微实事”“和谐微实事”等模式进行了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