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梦想照进乌蒙深处——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记
来源:新华社
乌蒙山片区覆盖云、贵、川三省毗邻的38个县(市、区),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贫困人口数量多,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致贫原因复杂多样。
搬新家、住新房、产业旺,过上好日子、养成好风气……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开展,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乌蒙山片区打出“组合拳”,摘穷帽、奔小康的梦想照进乌蒙山深处。
集中力量 补“短板”生活更红火
搬进新家住上新房,突出抓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工程,乌蒙山片区集中力量补“短板”,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是云南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区,也是乌蒙山片区脱贫压力最大的县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还有23万余人。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整合投入扶贫资金20余亿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加速补齐短板。
“以前用电要5块钱一度,现在一度电不到4毛钱。”云南昭通市镇雄县以古镇党委书记李超介绍,该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后,村民用电更便宜了。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以古镇的基础设施变化特别大,以前全镇只有一条柏油路,现在镇里的8个村都通了柏油路。同时,部分村子季节性缺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自来水已经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挑水吃、背水吃成为过往。
家住以古镇岩洞脚村的谭朝品是村里的贫困户,57岁的他在本月将告别住了40多年的石头房,搬进位于县城附近的崭新安居房。“人均25平方米,直接拎包入住,兴奋得睡不着觉了。”一想到马上就要住上新房了,谭朝品有些激动。
和谭朝品一样,59岁的麦吉车古觉得现在的日子“有点像做梦”。
麦吉车古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马布村村民,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自己只花了6000元-7000元,就拎包住进了新房子。2018年底,马布村已实现整村脱贫。
“以前住在对面山上,水电都不通,走下山要半个多小时,进趟县城要一天,非常不方便,大家基本不出去。”麦吉车古说。
现在,麦吉车古家的新房非常漂亮,厨房、卫生间、牲圈单独分开,门口还有个小菜园子,每家每户都通了水电,村委会门口的路也修通了,“骑个摩托就去县城了,大家都喜欢出门耍了。”麦吉车古说。
近日,一架“巨无霸”直升机缓缓降落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从直升机上卸下了修路的挖掘机,“轰隆隆”的声音让这个宁静的深山小村子热闹起来。
为了打通大凉山最后一条通村公路,施工单位四川路桥集团租用的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克服高山峡谷、天气多变等不利因素,从布拖县城吊运挖掘机、装载机、潜孔钻机等修路设备到阿布洛哈村,为两端分头掘进施工提供大型机械保障。
“修这条路虽然非常艰难,但体现了在脱贫攻坚路上我们不会落下一村一户,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四川路桥集团凉山片区负责人赵静说。
转换思路 “换穷业”激发“造血”能力
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产业振兴,不断推进脱贫攻坚,乌蒙山片区正在撕下“贫困标签”,迎来产业旺、群众富的脱贫致富新面貌。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城西南部的双龙镇红光村蔬菜大棚里,眼前千亩蔬菜基地绿意盎然,地里栽种的莲花白、大白菜、白萝卜等生长茂盛,一改往日高寒山区冬日草枯叶黄的凋敝,规模化种植的蔬菜产业正成为助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红光村村支书耿忠劝说,村里平均海拔2200多米,气候高寒,以往这片土地都是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产值都低,有的老百姓家里人多地少,往往一年收成甚至不够半年吃。
威宁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员祖贵东介绍,县里发展蔬菜产业其实很有优势,高寒气候反而有助于提升蔬菜品质,尤其是高海拔、强日照、早晚温差大等特点,让种植高山冷凉蔬菜水分充足、品相好、病虫害少。以前县里没条件,缺乏资金技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结合省里的产业发展政策,威宁县抢抓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大规模推进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发展,逐渐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大早,贫困户李平香便来到红光村前营组的蔬菜大棚基地务工。由于爱人有残疾,一家人的生活几乎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家里的土地大部分流转给村里种植蔬菜,她更多时间都在基地务工。
“自己没啥技术,出门打工也是干苦力。在家门口的蔬菜基地务工,既能照顾家,收入也不错。”李平香说,以前家里的两三亩地,种玉米、土豆只够牲口吃,现在在基地种蔬菜,一个月有2400元工资,还管吃管住,很省心。
“村里很多村组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种植玉米一亩地管理好些也就能收六七百斤干包谷子,市场价最好的1元一斤,一亩地也就六七百元,如若除掉劳动力、肥料等,有时还要亏。”耿忠劝说,过去传统产业不行,村民大都外出务工,整个村庄也比较贫穷落后。
耿忠劝的言语里,透露着乌蒙山片区贫困村的普遍“痛点”: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老百姓种植积极性不高。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支撑,乌蒙山片区努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贫困山区老百姓“换穷业”。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坚持生态补偿脱贫与特色产业脱贫并重,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
近年来,禄劝县结合贫困人口脱贫需求和森林资源管护需要,选聘生态护林员,有效带动7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同时,大力发展核桃、板栗、青花椒种植等林业产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确保脱贫成果稳得住。目前,当地通过发展特色林业产业项目,共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7.6万人。
扶智扶志 转风气“挖穷根”
“通过脱贫攻坚,群众的精气神变化最明显,大家对教育的认识也有质的飞跃。”云南岩洞脚村第一书记刘让云说,过去全村没有几个大学生,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都不多,但今年考上一本的学生就有10多人。
2018年3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刘让云从昭通市政府办公室派驻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她发现受交通条件的限制,岩洞脚的村民和外界的联系不多,封闭曾让这里有较为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纯女户”在周围人眼里就是“弱势家庭”。
自她来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后,每次走村入户的时候都会以自己为例子给群众讲“男女平等”,“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成就自己,也可以成为家庭的依靠。”刘让云说,通过持续的宣传谈心,以及亲眼见证女大学生的作用,村民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改变,大家都愿意把女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了。
昭通市副市长吴静介绍,近年来,昭通市在教育扶贫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在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上得起学”的同时,还根据贫困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流,实现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同步发展,帮助山区学生成长、成才。
2017年12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治医师黄河银前往凉山州普格县大槽乡大槽村担任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借助专业优势,他将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和彝族当地文化进行了融会贯通,创新了党建月会的新形式——每月定期组织中医义诊,顺便给村民讲解中医药文化,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催生移风易俗和脱贫奔小康的新动力,走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的中医文化扶贫路。
黄河银说,群众日子越来越好,生活风气也在改变,“等靠要”的落后思想逐渐转变为努力上进的心态。
“当贫困户不光彩,还是要靠自己奋斗。”村民谭朝品说,各级扶贫干部经常到村里来走访,给他量身定制推荐发展产业。现在他拿出家里的4.5亩地准备加入村里的合作社种植方竹,后续还在谋划发展养殖产业。
“靠自己的双手,一定能把日子越过越好!”谭朝品说。(记者 董小红 杨静 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