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汽修触网:定价透明撕开暴利外衣,品质服务是下个目标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价格虚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正在被“线上平台+线下门店”模式改写。
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乘用车渐渐走进中国百姓的家庭,成为普遍的出行交通工具,而随之而来的汽修行业,业态也逐渐丰富,从早期纯线下的大棚、街边店到4S店,再到如今打通线上线下的汽修服务平台,形成授权体系与品牌连锁、快修快保等并行的局面。
线上平台的出现,带来的价值之一,就是让多年难以实现的价格透明成为现实。在价格之外,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车主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服务体验。在行业服务不断走向标准化的进程中,谁先打开消费者信任的心门,谁才是未来竞争场中的佼佼者。
“价格透明不薅羊毛,我的暴利从哪来?”
一条轮胎加价数百元,换一个刹车片能解决的问题却被要求换刹车盘……对早期的车主来说,谁还没有过一段维修挨宰的血泪史呢。
早年间,汽车保有量少,掌握修车技术的师傅更少,也导致这个行业车主给师傅点烟、送笑成为一种习惯,或许这样才能得到些许“伺候好师傅才能给认真修”的心安。
即便如此,“师傅们”下刀是否留情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很多车主修个车都要问一圈朋友,是否有熟人。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纯线下门店客量有限,而租金和人力成本都不低,如果不从有限的客户身上获取高额利润,经营恐怕难以维持。
此外,汽修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很多车主汽车知识储备偏少,也给了部分店主、经销商钻空子的机会。“价格透明不薅羊毛,我的暴利从哪来”,这也成为部分商家的想法。于是,利用价格不透明,向车主“薅羊毛”,渐渐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看碟下菜”潜规则背后,是消费者的无奈
价格不透明在传统汽修行业怎样体现?一位有着多年汽修经验的王师傅告诉新京报记者,价格与工时费混着要就比较典型。
“比如街边汽修店,做一次保养收500元,其实这里包含产品400元,工时费100元,但是他们图省事,一口价,导致消费者不清不楚地做了一次保养。”“混着要”也给价格暴利提供了机会。
以保养为例,王师傅说,不同品牌的机油价格差异巨大,即便同一品牌的机油,全合成、半合成、矿物油等不同质量、参数的产品同样价格差别明显,消费者不懂行,商家“云里雾里”地要价,消费者稀里糊涂地结账。
在消息不对称下,“看人下菜碟,看车出价格”也是传统汽修行业赚取暴利的偏门。
而无论是街边店,还是4S店,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在行业整体如此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备好“羊毛”无奈让步,并自我安慰:“薅点没关系,保证修好、安全就行”。
线上平台价格透明,引发一场行业“地震”
很快,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汽修平台借移动互联网之力,引发一场波及整个行业的“地震”。
创办快保快修线下实体店“1号车酷”的北京80后老板张朕最早感受到了线上平台的冲击。
在他看来,从2013年开始,线上售卖零配件的平台就开始逐渐出现萌芽,并在短期内大规模生长,早期出现的线上平台许多都已消亡,真正形成冲击力的还是近几年,随着几大头部平台的出现,价格不仅实现了透明,更是把产品的利润降到了极致。
“尤其常用的维保项目和轮胎更换,平台把利润压到很薄,线下也只能跟着重新调整价格,拉低利润。”他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一场优胜劣汰的血拼。
新京报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部分线下汽修店老板认为,这场拼杀中,有的平台管理比较乱,仅有价格优势也不一定能活的长久。
北京通州经营一家汽修店的老板郭坤岐认为,有些线上平台采取发放优惠券、1元洗车等,虽然能短期吸引一些顾客,但是这种引流的方式没有实际的客户转化率。
他告诉新京报记者,途虎养车平台从轮胎的规范定价作为切入点赢得市场的做法,比较受到业内的认可。
“因为轮胎是最容易产生暴利的配件,同一品牌的轮胎花纹不同性能就不同,价格自然也有差别,这就给乱要价留下了机会。”郭坤岐说,“途虎养车将轮胎明码标价,而且客户到线下实体店安装能感受到技术价值,是培养客户忠诚度的一种方式。”
价格透明基本实现,下一个竞争维度是服务
张朕目前也与多家线上平台开展合作。不过,在他看来,价格透明已经基本实现,在此基础上,无论是4S店还是实体店,留住客户都需要服务质量的提升。
线上平台通过提前与线下指定门店开展标准化服务,对于实体店来说,也是自我服务提升。“像途虎就要求,必须按照标准化的流程,用专业的工具进行安装,我们之前也不太了解什么是标准化,平台帮助我们学习提升了很多,这个很有意义。”
专家指出,在后市场新的商业模式探索中,能够实现价格透明化和服务标准化的企业,在未来才具有更大的竞争潜力,而这第一步需要有企业主动站出,起到引领助推的作用。
目前行业里只有途虎养车等少数企业,制定了严格的服务标准,并在其旗下全部工场店落地执行,覆盖整个行业的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仍然任重道远。
新京报记者秦胜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企业供图
编辑张冰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