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数学考10分 就活该被老师打?

原标题:数学考10分,就活该被老师打?|新京报快评

掐脖子、扇耳光、抡椅子、用脚踹……这两天,一段“老师在办公室对学生大打出手”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

据报道,事发学校是四川达州新世纪学校,一初三班主任与学生在办公室发生肢体冲突。学校回应称,因学生数学只考了10分,教师按此前约定打了学生手板,之后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并非教师单方施暴。目前涉事老师已被停课,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在强调师生平等的当下,每有老师打学生的事情传出,几乎都会引发舆论的强烈抨击。但达州的这起师生冲突曝出后,却有不少网友力挺老师。

“考10分,打你是看的起你”、“考那点分?孩子想干嘛?老师得罪人,不负责的人根本不会去管你”,如此言论,并不鲜见。还有人现身说法,表示自己当年就是因为老师的一顿竹板,实现了从倒数到全校第一的“逆袭”。

对数学只考了10分的学生,打人的班主任“责之切”背后,或许确实是尽职尽责心态。但即便“为了学生好”也不应该大打出手,力挺“老师打学生”的言论更是站不住脚。

从视频来看,涉事教师打起学生来毫不手软,甚至说得上“凶狠”。尽管学生也有还手迹象,但仅从画面看,二人的“冲突”在力量上并不对等,该教师掐脖子、抡椅子等大动作,也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凶悍。这么粗暴的教育,难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校方说,并非教师单方施暴。但这有模糊是非之嫌:不是被打一方还了手就等于“互殴”。更何况,因为学生数学只考了10分就打手板,也有体罚嫌疑。这样的体罚跟暴力相对,很难说是“对学生负责”。

学生调皮捣蛋、破坏课堂记录,或许确需教师小惩大诫,但若仅仅因为分数低就惩罚,显然不合理,这该是常识。毕竟,个体之间,存在天资、习惯和勤奋程度等方面的诸多差异,成绩必然有高有低。老师可以鼓励乃至“刺激”学生发奋学习,但绝不能以分数论惩戒。动辄对差生拳脚相向,显然有悖教育惩戒的本意。

事实上,如何教育后进生,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在我的执教生涯中,也曾遇到过类似考试只能考个位数乃至0分的“差生”。方法指导、态度激励、沟通谈心……百计用尽,却成效甚微,这是我的感受。

但再怎么“恨铁不成钢”,不动手是第一原则。因为我深知,动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师生矛盾乃至滋生其他事端。

教育是春风化雨的艺术,改变那些后进生确实不容易,但不论如何,诉诸暴力的教育方式肯定欠妥。

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果”的故事广为流传,或许是每个老师都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教育家,但遵循基本的底线和原则,应是基本要求。而无论是施教者还是普通公众,也该尽早摒弃那种“打你是为了你好”的观念:体罚真的不是“为了学生好”。

□胡欣红(教师)

责任编辑:张建利

相关阅读:
杨毅少将:中美关系真正拐点是美方的几个战略报告 魏建国:美方终于开始接受这是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