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也是澳门,融在杏仁饼和奶茶芬芳中的20年|上观直击澳门
摘要:20年前我到澳门参加回归演出,20年后重回故地,澳门经济腾飞,城市瞬息万变,但这里的点滴人情,却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早上8时,金莲花广场,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区区旗伴随着国歌声在澳门的天空里冉冉升起。庆祝回归20周年的欢声笑语弥漫在这座南海之滨的城市各处。
第一次目睹这画面是在20年前。年少的我到澳门参加回归演出,在永乐大戏院唱歌,在教业中学和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大哥哥交换礼物……当时的我不懂回归的意义。20年后,重回故地,澳门经济腾飞,城市瞬息万变,但这里的点滴人情,却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在澳门做杏仁饼,最留恋是这里的人情
大三巴牌坊下,每天游人如织。牌坊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而旁边,一座雕梁画栋的哪吒庙长期立于此地,受香火供奉。当地人对此总是津津乐道,因为那是澳门包容、开放的写照。
记忆中的大三巴街,永远飘着杏仁饼的香气。这是一条出了名的手信街,路两旁的钜记、大三巴和咀香园饼家三分天下,做饼人用竹筐盛着刚出炉、热气腾腾的杏仁饼和猪肉干夹道而立,给游人试吃。从街头走到街尾,短短百米便可吃个几分饱。
走进杏仁饼作坊最里头,何镇江正在一台打饼机前忙碌。他是大三巴饼家的一名做饼师,90后小伙子,7年前从广东中山到澳门学艺,从此,杏仁饼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将豆粉和杏仁粉在机器中打磨搅拌成粉末,趁着热气盛出来。模具上布满一个个圆形的小口,杏仁粉撒上去之后,用刮子刮平实,再均匀地撒上杏仁片。“粉要撒得很平均,不能太用力,又不能太轻。”不同师傅的手势不同,打出来的饼就不一样,何镇江笑着说,“窍门就是要温柔,如果机器做的就没有这个味道了。”
他教我做了一盘。杏仁粉如同细沙一般粘在手上,完全依赖着人手的动作来成型,下料的分量、打饼的力道等均不可量化,只凭“感觉”。饼房里弥漫着浓郁的杏仁香气,手里的活儿繁复又细腻,心想:这门代表着澳门的百年手艺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地传承下来的。
做杏仁饼是学徒制,由老师傅带年轻人。7年前,何镇江刚来澳门闯荡,就到这家百年老店里来学做饼。“那时我才十几岁,每个人都当我小朋友,师傅手把手地教我。”澳门的收入比老家高,存得到钱,拿着劳工证的他每天勤勤恳恳地打饼、捡饼、烤饼,一个月休息4天,半个月回一趟中山,时间一瞬间就过去了。“现在店里有5个比我小的学徒,我也开始当别人的师傅了。”每每看到他们,他就想到十几岁的自己。
“想过将来自己创业的,我在存钱。”他腼腆地说,“我也不可能一辈子打饼的。”如果真的有一天要离开澳门,何镇江说最留恋这里的,是人情。“澳门人都很热情,生活久了就会慢慢把这里当做家了。”
感受回归变迁,过去赚钱现在“赚”健康
沿着大三巴牌坊旁的分岔路往上走,历史博物馆位于炮台山上,每天早上都有晨练的市民在这里来来往往。脚下的葡式碎石路白黑相间,当地人说这是当年从葡萄牙运过来的石子,每一片都经过精心打磨镶嵌。在澳门,一草一木都诉说着澳门人对家的感情。
梁师傅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出现在这里。蜿蜒的山路上,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自创的“蛇龟步”蹒跚向上。用一双手支撑起自己的身体,看似艰难,而他却总说,“一开始是很累的,但只要你有恒心,世上没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14岁在面档当学徒,度过了送外卖和打杂的三年;17岁学成手艺,自己出去打拼;后来当水上运动教练,教人玩独木舟,龙舟,赛艇……“我没有上过学堂,都是自学的。”如今退休几年的他也没闲着,梁师傅身后,一群上了年纪的太太跟着他做着这些高难度动作,“这些阿姐看到我做就想学,我就义务教她们。现在退休了就是轻轻松松地过每一天。”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澳门,老梁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时这样说:“那时澳门很多人家都是做爆竹和制衣的,整个行业很萧条,家里什么都没有,我们也没书读,晚上因为治安问题小孩子都不敢上街……”回归以后,澳门开始大变样,“这些都是依靠国家开放发展起来的”。
他见证了回归前后的变迁,在他眼里,“回归前,葡萄牙人治理澳门,赚了钱是要拿回去的,现在特区政府赚了钱,是尽量满足澳门人的需要,是两回事”。梁师傅算了一笔账,一位65岁以上的澳门老人每月养老金3630澳门元,每年敬老金9000澳门元、现金分享1万澳门元、公积金7000澳门元、养老补贴3630澳门元,算下来平均每月可达6000多澳门元。
老有所依,幼亦有所养。自2007年起,澳门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同时按学年发放“学习用品津贴”“膳食津贴”“学费补助”等。如果读大学,还有大专助学金计划、利息补助贷款计划等多种资助。“我们那一代人,什么都要自己一手一脚去打拼,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得到很多支持,能实现的事情更多了。”
每年政府赚钱了,还会给全民“分红”。“今年的财政报告出来了,明年就会给市民‘派钱’。”从2008年起,澳门特区政府连续12年推出现金分享计划。今年9月,2019年度现金分享发放完成,向约67万永久性居民和约4.9万非永久性居民共发放超过70亿元。“现在生活没压力了,但我还是每天都在这里开工‘赚钱’。赚什么钱?健康钱!”
从兄弟档到夫妻档,一家茶餐厅一座屋檐下
在澳门人心中,有件事总忘不掉。2017年,台风“天鸽”袭击澳门,澳门度过了大范围断水断电的“新石器时代”。然而风灾过后,大家不约而同走上街头捡垃圾,不分你我,有老人家住在高楼下不来,年轻人就主动把吃的喝的送到楼上去。澳门人大多爱澳,这种“生在同一屋檐下”的感情纽带是我对澳门人最深的感受。
位于连胜马路上的“美满”茶餐厅,店如其名,每次进来总有一种美满的感觉。客人和老板之间充满着欢声笑语,就像同一屋檐下的家人一般。
“我们家从1976年就开始经营这间铺头了,最开始是一间旧楼改建的面包铺,到了1983年建了新楼,就开始做咖啡奶茶生意。”老板陈先生告诉我,经营一家茶餐厅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自己喜欢喝咖啡。“茶餐厅是澳门的文化,有些客人每天都要来喝咖啡,二十几年天天如一。”
“美满”是那种十分传统的澳门茶餐厅,老板说装修风格都和十几年前一样。浅绿色的桌椅,两边是卡座,中间是圆桌,桌上铺满着各种颜色好看的调味料,墙壁上贴着菜单。客人进来,不用打招呼,只要说一声“照旧”,店员就心领神会。卡座很小,坐进去两个人显得拥挤而温馨。
“最早的茶餐厅是我和三个弟弟一起经营的,后来各自开分店,有个弟弟还出国了。”20多年过去,陈先生的弟弟把澳门茶餐厅开到了德国,而他还守着这间老店,所不同的是原来的“兄弟档”变成了“夫妻档”。
刚刚忙完给客人点餐的陈太太走过来,笑笑说:“我是1984年来店里的,我卖东西,他看铺。”陈太太话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陈先生在说话,她在旁边细细地补充几句。然而她煮得一手好面,生面放在网兜里煮,筷子拌三十下就立马过冷河,各种口感软硬度的面,全靠她一手掌控。
“经营一家茶餐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问。“用心。”夫妻俩不约而同地说。“做饮食要很细心,很多细节都要跟进,尤其天热,一不留神食物就会变质。”此外,成天要看铺,“困身”也是最艰难的地方。“是什么让你们坚持下去?”“就是这些熟客啊。”
“有些客人小时候来吃东西,现在结婚了就带着儿子来吃。以前余太太每天早上都一大家子来吃饭,坐满一桌,现在那些小孩都成家立室了,有儿女、有孙子了,他们一家光顾我们店三十多年了……”说起这些熟客,夫妻俩如数家珍。
“回归以来,来澳门的人口明显多了,我们生意也更旺。”但随之而来的是澳门的茶餐厅也越开越多。市场竞争增大,食材又不断升价,经营收入也开始降低,然而“美满”家的菜单却好几年都没有更换过。“我们一直没有调整过价钱,做熟客生意,不好加价的,薄利多销就好……”
关上茶餐厅的玻璃门,那些欢笑声留在了室内,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开始进入耳畔。澳门的马路窄窄的,路边的摩托车一辆挨着一辆紧密地停放。这几天四处探访,听得最多的话是,“住习惯了澳门,哪里都不愿意去,去玩可以,但离不开这个地方”。澳门是个熟人社会,人们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共同体,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前进,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情依然是维系彼此关系和社会稳定的纽带。
栏目主编:洪俊杰
图片摄影:董天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