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天的恋爱约会节目,不过是偶像剧的变种?
《心动的信号》《女儿们的恋爱》《非诚勿扰》……今天的婚恋节目变得更多元化了吗?我们可以在婚恋节目中探讨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吗?
本期主播丨董牧孜余雅琴
本期嘉宾丨阿莫
年关将近,广大适婚青年回乡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催婚质问的时刻不远了。抱着学习的心态,本期反向流行向制片人阿莫学习了有关海内外婚恋节目的文化逻辑。
今年,我们在《心动的信号》《女儿们的恋爱》等恋爱真人秀节目中玩恋爱推理、吃甜甜的瓜,而一度充满争议而又风靡全国的电视征婚节目《非诚勿扰》开播已近10年了。今天的婚恋节目变得更多元化了吗?我们可以在婚恋节目中探讨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吗?
01
婚恋节目有哪些类型?
董牧孜:今天的婚恋节目早就更新迭代,有越来越多“新概念”,比如恋爱推理类节目、明星约会类节目。也有很多人对婚恋节目的印象还停留在10年前《非诚勿扰》的高光时刻。介绍一下中国婚恋节目的类型?
阿莫:国外婚恋节目统称为dating show,展现的是男女相识相知或相爱的过程。中国婚恋节目的雏形始于1988年。早年是以相亲为主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你可以把节目理解为媒人一样的中介机构,介绍男女双方认识,他们以结婚为目的,看是否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非诚勿扰》时至今日都有非常好的收视率,只是不再像原来那样举国讨论了。近两年也有《新相亲时代》等这种棚内相亲节目出现。如今婚恋节目逐渐走向一种恋爱真人秀的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心动的信号》,他们不是在演播室配对,而是观察男女关系的发展变化,看是否能够进入恋爱。
《非诚勿扰》
余雅琴:婚恋节目似乎很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婚恋观变化,比如早年《非诚勿扰》,有人敢于在电视节目上说出与主流话语相背离的新的婚恋观。我一直都觉得这个节目的表演性很强,为什么大家还愿意如痴如醉地投射到它所构建的情感模式里?
阿莫:从节目制作的逻辑来看,展现奇葩或者奇怪的场景能吸引大家的目光。捧素人是相亲节目的一个方向,而所谓的“相亲专业户”,则会反复出现在不同节目里,他们上节目不是为了相亲,而是想红。毕竟嘉宾上台只有不超过十分钟或是半小时,情感发展没有叙事性,你很难与他们共情。这时候最能被大家理解的看点就是怪人。至于恋爱推理类节目,制作人会设计一些引导和剧本来推动剧情,制造drama。《心动的信号》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恋关系,哪怕你不能完全带入他们的情感,也可以指点江山评论一番。婚恋节目是特别容易有代入感的。
《心动的信号》
02
恋爱约会节目,是偶像剧的变种?
阿莫:今天的恋爱约会节目,其实是新型偶像剧的变种,很糖水。包括《女儿们的恋爱》这种明星恋爱,或是明星与素人恋爱的噱头,二者看似有身份差异,其实无非是俊男靓女。这种类型的节目日韩尝试较多,比如韩国的《话剧结束之后》。从前的棚内相亲节目与今天的恋爱约会节目,看似形态不同,实则殊途同归。二者一脉相承,内核一致,其实就是贴标签,然后看匹配度。
一方面,相亲节目宣告着爱情,强调大家都需要结婚,结婚一定是浪漫幸福的;另一方面,它又是非常去浪漫化的,一边宣告着爱情,一边开始列条件,不论是经济上、年龄上还是性格上的,仿佛你不会为了爱情做出任何的妥协和改变。
《心动的信号》节目里有个环节设置,你会给心动的人发信息,对方可能也会发信息给你,这不是恋爱,这是竞争。
《心动的信号》
余雅琴:你讲到的婚恋节目,似乎都是女性簇拥着男性展开的。
阿莫:多个男性争取一个女性的设置,国内婚恋节目几乎是没有的,即便很多节目之中男女比例相同。明星和素人恋爱,也往往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原因很简单,婚恋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女性,如果说剧情发展特别玛丽苏,很多俊男围着同一个“白富美”,而她又对男人挑挑拣拣,那么这个女人就会显得让人讨厌,女性观众难以对她共情。不同于偶像剧的一点是,玛丽苏剧的女主角美丽善良,但是往往出身贫穷或者生命中有很多磨难,观众会投射对灰姑娘般的共情。
余雅琴:这其实也跟我们对恋爱的刻板印象有关。
阿莫:婚恋节目就是诞生在恋爱的刻板印象之下,符合主流的恋爱观。恋爱节目的受众,基本上不论中外都是女性为主,观众持有主流婚恋观,所以节目呈现的形态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婚恋观特别非主流,或者你是一个男性,可能就不会去看这些节目。还有一点,这种恋爱观察类真人秀中被簇拥的男性往往都非常优秀,是普遍意义上的“抢手货”,比如特别帅的偶像,或者可以改变你阶级的对象。男性虽然看上去是中心,但其实只是作为一个理想目标而存在,节目展现的是女性和理想目标接近互动的过程,所以观众会有代入感。
03
我们能透过婚恋真人秀,探讨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吗?
余雅琴:西方似乎有更多社会实验类的婚恋节目?
阿莫:国外的婚恋节目的探索形态比较多,他们发展了很多年,有很多垂直性的小众市场,政策也比较宽松。社会实验类有一类很典型的节目是探讨爱情的本质。比如,恋爱中的长相重要吗?恋爱中性重要还是爱重要?由性而爱的感情是不是可以成立?举例来说,可以蒙面相亲,或是让嘉宾先接吻再见面,或是一见面就结婚。
如果说爱是有标准的,那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型,可爱情究竟是在哪一步发生的?有个英国节目很有趣,节目组会先让你列出自己的理想型,由专家帮你3D建模,选择你喜欢的脸、鼻子、身材等。于是我们看到节目里,一个女嘉宾会一下子见到9个一模一样的男人,与他们每一个人约会,再从中挑选一个理想的对象。
英国综艺《克隆游戏》
04
今天的恋爱节目不强调结婚,理念上更多元了吗?
阿莫:今天的恋爱节目不强调以结婚为前提,看似更宽容更多元了。西方有一档婚恋节目,单身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来相亲,孩子也参与决策看哪个对象更适合自己的妈妈。可是对于国内婚恋节目来说,以40多岁的离异女性为主体的相亲节目能有多少?会不会成为主流?其实这样年纪的单身妈妈或单身爸爸可能是更需要一段关系的,但观众可能更愿意看到的还是年轻漂亮的人所展现的理想恋爱关系。仿佛被生活弄得憔悴的黄脸婆,就不配再去谈论爱情。
余雅琴:也不是没有渲染40岁离婚女性再嫁成功的例子,但接下来往往会告诉你女性的颜值如何,看上去像20岁,所以才能找到更好的对象。
阿莫:这些爱情样本其实是很残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婚恋节目表面上浪漫,其实是非常去浪漫化的。尽管很多节目会隐瞒嘉宾的职业和经济状况,但外在条件却是一目了然,也都是俊男靓女。好像唯一理想的恋爱标准就是两个人外貌好、情商高、在一起很甜的模式。
《女儿们的恋爱》
董牧孜:有些婚恋节目是由观众决定配对,这就有点像嗑CP,直接满足大家对于美好关系的想象。其实现在大家在婚恋市场上去选择一个人的时候,跟去挑选商品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余雅琴:因为你已经给定了一个前提,它是一个婚恋市场,有一套爱情买卖的逻辑,要挑高性价比的。如果有些人认为是婚恋不是市场,是跟真爱挂钩的,它的多样性就会多一些。但二者不是二元对立,他们都有可能导向幸福,也都有可能导向非常灾难的关系。
阿莫:只能说,更随意的、更没有规则的恋爱,很难被囊括或展现在一个节目的逻辑当中。
作者丨董牧孜
音频剪辑丨王静
编辑丨林菁文罗东
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