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澳门从没有崇洋心态

原标题:专访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发挥“一国两制”优势需要内地舞台

[环球时报赴澳门特派记者白云怡陈青青]“在过去20年中,澳门对特区与中央关系的管理十分成功。”17日,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吴志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澳门社会各界均自发且高度维护中央的权威,使中央对澳门亦有充分信任,其特区高度自治反而因此获得更大空间,形成中央与特区关系的“良性循环”。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吴志良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吴志良

澳门真正理解“回归”二字的含义

吴志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澳门在回归20年来最大的变化不仅是经济腾飞,更在于从制度层面真正将自己纳入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近年来,澳门制定任何政策都会考虑到国家发展大局,亦会与中央和内地密切协商。比如,因考虑到国家治理政策的调整,澳门特区政府曾对该地区经济支柱博彩业的发展采取限制措施。

“澳门真正理解了‘回归’二字的含义,它不是简单地换个国旗,或是总督变成特首,而是治理体系上的融入和发展战略上的紧密联系。”吴志良表示,比起部分香港人对“一国两制”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错误理解,澳门人对这一实践的理解一直相当深刻、客观与清醒。

“‘一国两制’从政治学角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和完善。既然是探索,就不应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这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处于朦胧状态才美,要是一开始就非分得清清楚楚,这戏往往就没法唱下去了。”吴志良表示,在探索的过程中不可能没问题,但问题可以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澳门从不会把小事化大,也从来没有‘茶杯里的风波’”。

吴志良对记者解释说,澳门人清醒地认识到,所谓“两制”的优势是通过自身资本主义制度来联系中国与世界。但是,“这个优势单靠自己发挥不出来,因为这对英对美都不是优势,只有通过融入国家发展才能发挥出来。就算有百般武艺,也得要一个舞台,这个舞台是内地。”

吴志良认为,澳门的政治清醒有其历史基因。在殖民时代,葡萄牙人用该国的法律和民俗来管理澳门当地的葡人,但却没有用同样的方式管治当地华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华人事务还是由当时的两广总督负责管理。“澳门历史上一直是华洋共处但分治,连土生葡人也要双重效忠,听从中国政府的要求。所以,澳门在心态上和中国一直很亲密,并很好地保存了中华文化基因。”

在这个过程中,澳门也学会了如何与西方打交道,怎样和他们相互理解、信任并最终达成合作。“有趣的是,澳门从没有崇洋心态,因为不需要。华洋共处,天天在一起,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吴志良表示,这客观上为澳门的“一国两制”实践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是否有决心做出更大社会改革,成为澳门政府的一道重要“考题”

今年下半年持续至今的“修例风波”对澳门有何影响?吴志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港澳关系一直很密切,香港对澳门的经济辐射力和传媒影响力很大,澳门人普遍会看香港报纸与电视,导致澳门人对香港的事情也有不同意见和争议,尤其在年轻人中。但澳门人在对香港“修例风波”的看法上整体保持理性。

吴志良说:“鉴于澳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基础,分离主义倾向在这里没有生存空间,暴力也没有市场。比如香港示威者把国旗扔下海的事情,以澳门人的家国情怀根本无法容忍。我曾开玩笑说,这要是发生在澳门,只怕国旗还没被扔,那个人就要被推下海了。”

在民生方面,澳门政府通过适度开放博彩业使该行业摆脱了垄断,不仅带来城市发展和民众收入的提升,也让政府的“库房”更加充实,有能力改善澳门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吴志良解释说,“澳门人有免费教育和医疗,能安居乐业,和政府的关系也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但吴志良同时提醒,香港这场风波暴露出诸多政治和社会深层次问题,为澳门提前敲响“警钟”。他举例称,澳门现在缺乏更公平、制度性的社会流通渠道,青年的上升渠道并不多,专业岗位也很少。目前澳门的政策还较倾向于保护本地劳工,但如果有一天澳门为谋求更好的发展,更多开放人才引进,是否会引发当地年轻人的焦虑和社会矛盾将成为疑问。“事实上,几年前澳门就曾讨论过开放专才输入的问题,但社会上反对声音很大,很多就来自年轻人。”

鉴于这一情况,吴志良表示,澳门政府需要减少失误,增加社会的公平性,避免澳门社会矛盾像香港那样累积,尤其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关注中间的“夹心层”和青年人的想法。“澳门青年人对政府有不一样的诉求,不是简单得到福利就可以。他们很在意政府是否公平公正,有不满时是否有渠道表达,澳门立法会的间接选举是否可以有更多竞争性,这些都是特区政府需要正视并努力完善的地方。”

吴志良认为,目前澳门政府对民情的把握基本准确清楚,但是否有决心、勇气和有效办法做出更大社会改革,回应民众诉求,将成为本届和未来澳门政府的一道重要“考题”。

要成国际金融中心,澳门需突破立法人才两大挑战

近日来,有关澳门将从以博彩业为主转向包括金融及旅游等多元化发展的消息不绝于耳。据澳门金管局发言人称,澳门政府今年10月就曾表示正委托国际顾问公司进行“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的可行性研究”。

澳门能否承担香港一部分国际金融中心的职能?能否突破博彩业的限制,实现自身发展的多元化?吴志良认为,澳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角色还有更大空间,推动更多金融业务和人民币计价交易市场的建立也完全可能。但为实现这一目的,澳门需攻克两大挑战。

吴志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第一个挑战是法律基建。“澳门从整体上来看有法治基础,但部分法律相对陈旧,急需现代化,尤其是澳门尚未有金融法。因博彩业的存在,政府对金融领域的管理也一直比较僵硬,如要承担更多金融功能,需先做大量的立法工作。”二是如何培育本地人才和引进专业人才,目前澳门长期依赖香港做金融投资,如何搭建一个培育及吸引大量金融人才来澳的平台将成为另一个挑战。

“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不可能被轻易替代,但澳门有极好的发展基础也是一个事实。”吴志良对记者感叹道,如果澳门能够完善自身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更加融入到国家发展洪流中,未来一定会踏上更加快速发展的道路。“这种发展将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是政治和社会的全面提升,这将是澳门完全可以预见的未来。”

相关阅读:
默克尔重申不会将华为排除出德国市场 供应链平台解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