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进展顺利 试点项目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原标题: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进展顺利试点项目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进展顺利 试点项目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12月15日,西宁市五四桥(路)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冒着严寒加紧施工。建造于1954年的五四桥见证了西宁的发展历程,为满足日益繁荣的交通需求,目前五四桥以全面开始半幅封闭施工,整个工程于明年年底全部改造完工通车。本报记者祁国彪摄

自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实施以来,我省围绕强管理、树标杆、建机制、探模式、摸经验、建平台等试点工作任务,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规范项目管理、严格资金使用、注重科技支撑、加强宣传引导等举措,全力推进试点项目各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作为全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先期启动的五个试点之一,涵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提高、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监管能力强化等四大类工程项目,总投资78.35亿元。截至今年10月底,海北藏族自治州实施的4大类7个重点项目21项工程96项子工程中,林业项目(湿地)已完成工程量的100%,退化草场治理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100%,旅游示范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100%。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组织实施的15个山水林田湖草试点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

通过试点工作的推进和重点工程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问题逐步得到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进一步提升,各级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和环境安全隐患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治理的互补协调性得到有效增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价值评估、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实现试点项目“三个全覆盖”绩效目标奠定了基础。(宋明慧)

相关阅读:
昆明2个村入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名单 香港暴徒又“私了”无辜市民 竟向女士脸上喷黑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