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细节处见大民生——山西部分地区小微举措打通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小细节处见大民生——山西部分地区小微举措打通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太原12月6日电题:小细节处见大民生——山西部分地区小微举措打通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记者刘扬涛

小厕所,大民生。群众“不想改”“不敢改”“改了不满意”是不少地方实施农村厕所改造遭遇的普遍困难。在日前进行的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中记者看到,山西部分地区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作用,挨家挨户听取意见,“一户一策”解决问题,用一个个精准的小微举措将党的好政策与百姓的实际需求真正对接。

太原市阳曲县录古咀村的于俊平是村里较早实施厕所改造的几户村民之一,作为改厕示范户,他在使用新厕所几天后就发现了问题。“我们家改的是蹲厕,为了防臭在便池顶安装了钢板门,脚踩在便池上门自动打开,脚离开门自动闭合。”于俊平说,这样他平时清洗便池时必须踩在上面,非常不便。

“我把这个问题反映给村干部,他们马上联系生产厂家,让厂家设计人员直接来我家沟通。”于俊平告诉记者,在他的建议下,厂家将便池上的钢板门改成了可控式开关,这个设计后来一直保留了下来。

“农民成了改厕的设计师。”于俊平说,此后他又陆续向厂家提出过一些问题,在他的建议下新厕所越改越完善,使用得越来越方便。“其他村民看到我家的新厕所用得好,慢慢都开始要求改厕。”于俊平告诉记者,如今全村已有近三分之二的农户实施了厕所改造,反响普遍良好。

寒冷易冻、普遍缺水是山西许多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也是厕改过程中的最大“拦路虎”。面对这个难题,太原市尖草坪区河底村两委班子反复研究考察,最终选定使用高压节水型水冲厕所。

一个水桶一根管,加上一个脚踩式的压力泵和一个小型加热带,这样一个冲水装置虽然结构简单,却同时解决了缺水和结冰两大问题。12月的山区气温降到了零下八度,在河底村村民赵银喜家的厕所里,记者踩下冲水踏板,水流立刻旋转着冲入马桶。赵银喜说,这样的装置冲水一次只需一小瓶矿泉水的量,把蓄水桶灌满够他们一家三口使用五天。

“改厕所,最怕的是旧的拆了,新的还不能用,老百姓上厕所可一会儿都等不了。”太原市杏花岭区后李家山村村民常全林的担忧不无依据,事实上一些地方的确存在厕所改造完成后因没有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后李家山村两委一致决定先在村头修建污水处理厂,以污水站为起点朝村内反向修建污水管网,再沿着管网所到之处逐户进行厕所改造,这样只要改厕一完成,村民马上就可以使用新厕所。

后李家山村有不少旧厕所修在路边,既不卫生又不美观,村里一直想借着改厕的机会将它们拆除,但许多村民此前都不同意。“这次全都拆了,村里干净整洁多了。”村支部书记常承业说,“不是老百姓不想拆,他们是怕拆了没有厕所可用。现在新厕所用着挺好,大家自然就不留旧的了。”

走访中记者还看到,一些地方在改厕过程中为群众提供多种方案模式。临汾市翼城县针对县域内多山、缺水的实际,结合平川、丘陵、山区不同的区域特点,设计了水冲式、三格式、双格式、前瓮后池式、沼气池式、双瓮式以及山区联户联建等七种模式供群众选择。

“农民的需求各不相同,比方说有人想留下农家肥浇地,有人则不需要。”翼城县副县长胡国华说,“政府为群众提供不同的改厕模式,同时严格制定改厕设备、工程的质量标准,做好跟踪监理和质量验收。至于选择哪一种方案,最终的决定权在农民手里。”

在河底村每户新厕所的墙上,都挂着一块醒目的“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管理”指示牌,上面详细说明了卫生厕所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厕所改完了,但后期的管理维护村里也不能撒手不管。”河底村支部书记赵建明告诉记者,由于没有上下水管道,村里的厕所改造后仍需定期进行清污。“过去这些事都是村民自己花钱找人来干,现在村里采取集中免费清理,保障大家使用。”

“改厕只是厕所革命的开始。”后李家山村支部书记常承业表示,厕所改造完成后有村民向村委反映问题,村干部根据这些问题仍在对新厕所的设备和使用规范进行逐步修改完善。“下一步村里将探索建立厕所改造后的跟踪、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改厕真正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变群众的卫生习惯和理念。”

相关阅读: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发布平台两年多找回3300余名儿童 湖北宣恩县副县长覃正权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