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银系”布局白酒业突围有点难

原标题:“海银系”布局白酒业突围有点难

ST岩石更名“贵酒股份”,实控人系“海银系”关联人士,后者欲做500亿规模酒企达行业前五。

11月28日,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岩石”)更名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获股东大会通过,这一动作也被认为是“海银系”持续进军白酒行业的信号。

公开资料显示,ST岩石第一大股东存硕实业已更名为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控人韩啸之父韩宏伟正是海银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前,“海银系”就曾表达跻身白酒行业前五的愿望,今年以来更是先后收购了多项白酒资产。

业内认为,“海银系”通过注资可以聚拢一些白酒资源,但在白酒行业马太效应加强的情况下,中小型酒企发展愈发艰难,“海银系”布局的中小型酒企,想要突围很难。

“海银系”布局白酒业突围有点难

岩石股份更名“贵酒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ST岩石是国内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建筑陶瓷企业,近年来公司控股股东和业务多次变更,利嘉股份、多伦股份、匹凸匹、岩石股份都是ST岩石的曾用名。

早在11月15日,ST岩石就曾发布公司更名议案,拟将名称由“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简称“岩石股份”及股票代码保持不变。ST岩石称,目前公司白酒业务主要为酒类销售,规模较小,尚处于业务发展初期,业务转型不确定性较大。

当日公告还显示,为拓展业务,ST岩石拟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军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目前该子公司处于筹备阶段,将尽快完成工商登记。ST岩石表示,子公司上海军酒设立后,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团队建设、运营管理、市场环境等风险。

11月28日,ST岩石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两项议案。

2019年半年报显示,白酒销售目前成为ST岩石五大业务之一,但体量较小,报告期内营收为246.26万元,营收占比仅为3.31%。目前,ST岩石白酒销售业务主要通过线上平台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以此为切入点试水白酒销售行业。

业内人士指出,ST岩石更名更多是出于提升未来业务发展认知和市场布局的需要,但操作经验较少的ST岩石能否玩转白酒行业,还未可知。

11月29日,新京报记者就白酒业务规划等多个问题向ST岩石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海银系”图谋白酒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ST岩石背后出现了海银集团的身影,此次更名也被业界视为“海银系”在白酒行业有所图谋。

天眼查信息显示,ST岩石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存硕实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贵酒发展”),实际控制人为韩啸。根据ST岩石11月25日公告,贵酒发展与7个主体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收购ST岩石19.50%的股份,主要目的为优化管理架构,对ST岩石的持股结构进行调整和精简。收购完成后,贵酒发展直接持有ST岩石的股份比例由21.03%增加至40.53%。

公开资料显示,韩啸之父韩宏伟是海银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而海银集团与五牛基金等共同构成了“海银系”。业内预计,以金融投资擅长的“海银系”或许有将白酒产品作为投资标的、基金项目以及通过债券回购等方式,打造白酒的证券化和金融化的目的。

早在2018年,“海银系”就曾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透露,拟用5年时间在遵义投资500亿元打造集现代化、智能化、酒旅一体化的10万吨酱香型白酒产业园;同时将并购数家遵义白酒产业,并购总产能将达5万吨。

而据公开报道,“海银系”曾多次表达欲进入到白酒行业前五的位置。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目前白酒企业年营收增速计算,“海银系”现有白酒产业在5年后营收至少要超过100亿元才能进入到前五位置,而通过收购企业合并数据是最快捷的方式。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贵酒发展一致行动人五牛基金还计划收购贵州一家酱酒企业,并以此为基础成立贵州高酱酒业有限公司。11月,上市公司天音控股3.38亿元公开挂牌转让孙公司江西章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95%的股权、子公司赣州长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95%的股权,接盘方正是存硕实业(贵酒发展)。

区域酒企将承压更大

近年来,白酒行业马太效应凸显,白酒龙头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茅台、五粮液、洋河占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利润总额的60%以上。而随着白酒行业集中度提高,头部企业渠道下沉,中小型酒企发展愈发艰难。

目前来看,“海银系”旗下的高酱酒业、贵酒股份,以及即将完成收购的章贡酒业,都属于区域性中小酒企。其中,章贡酒业2018年营业收入为1.76亿元,净利润471.29万元;2019年1-7月营业收入为0.57亿元,净利润为222.75万元。

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分析,现在国家消费税对于地方酒企有很大的刺激力度,但对一线品牌而言,未来可以通过涨价来转移给消费者。区域酒企的品牌溢价能力不足,未来发展区域酒企承受压力更大。现在白酒行业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格局,并非一招鲜吃遍天,因此海银系所收购的区域性酒企面临发展难度更大。

目前来看,没有运作经验的资方大多在白酒行业铩羽而归,娃哈哈、维维股份等都在此业务上折戟。而“海银系”在2018年前白酒运作经验几乎为零。

白酒专家晋育锋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现在白酒行业的趋势之一就是“格局分化”,从一线到五线,每个领域的竞争格局初步稳定,下线酒企的越级上升,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海银系”布局的酒企在此背景下很难突围。“酱酒还能在全国多少卖一些,像章贡这样的四线酒企,除了模式创新下打造线上爆款,基本没有走出去的可能。”

蔡学飞认为,中国白酒呈现地域、品类、品牌与产品等多个“冷热不均”的问题,但整体品牌化与品质化是大趋势,这也是以产区为代表的中国白酒未来发展方向。“从历史来看,业外资本进入白酒行业的效果都一般,我希望外部资本能够用新思路与新模式为中小型酒企带来新机会。”

新京报记者王子扬创意制图王远征

编辑郭铁李严校对赵琳

责任编辑:祝加贝

“细胞培养肉”来了,欲瓜分人造肉千亿市场 这位第一书记 日常工作照登上国家级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