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务要闻秸秆“变废为宝” 助推绿色发展

原标题:政务要闻秸秆“变废为宝”助推绿色发展

每到夏秋季节,庄稼收获后秸秆成堆,难以处理,而焚烧一度成为农村雾霾污染的重要来源。

有这样一家公司,从秸秆中炼制生产出一种生物新材料,摇身一变成为轻量化的“新能源汽车引擎盖”“无人机零件”等高性能环保材料。与此同时,另一种从秸秆中提取合成的生物塑料则被加工成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等,而其可降解性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不单单解决“秸秆焚烧”污染,还将技术再延伸去探索解决“白色污染”,抓住了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扼住了两大污染“咽喉”,开启了新材料领域新篇章。

原创核心技术

去年8月,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大力扶持下,成立现今国内唯一的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作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公司由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桑涛教授担任院长,是一家从事秸秆新材料生物炼制技术应用的高技术型环保企业,主要开展生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生物塑料聚乳酸材料的创新研究工作。2010年12月,桑涛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012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回国后,他致力于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所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先后在江苏省南通启东市高新区建成世界上首个新材料秸秆生物炼制示范工厂,在我省吕梁开展芒草种植试验,筹划建立黄土高原第一个生物炼制工厂。

如今,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基于生物塑料和生物树脂的新型环保材料,整个产业化技术、工艺、设备的发明和建立,都是依托桑涛教授团队目前已有的中试线和示范工厂实现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均属原创和首创。

桑涛表示:“经过12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已在实现产业化的路上迈出坚定步伐,未来可望从根本上改变国内高性能树脂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从源头上切断‘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并实现秸秆‘变废为宝’,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开辟广阔前景

在技术产品展示区,一种轻量化的高压气瓶十分引人注目。公司副院长岳野说:“这种新型材料气瓶可用于消防、无人机运载等领域,具有机械强度高、性能好、成本低的优势。”

这种高压气瓶正是从秸秆中生产的酶解木质素,加上自主研发的新方法合成生物树脂,并与碳纤维结合制造出来的。在同等机械强度要求下,可大大减少昂贵的碳纤维用料。岳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以高压气瓶作为突破口,通过优异性能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进口环氧树脂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国产替代。公司已与国内最大的高压气瓶生产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将努力打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瓶颈,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展示区现场,令人感兴趣的还有可破解“白色污染”的另一种新材料——聚乳酸生物塑料。该技术是把由秸秆中提取的乳酸合成一种生物塑料聚乳酸,埋在土壤中,6至12个月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过去由于聚乳酸合成成本较高,无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今,利用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聚乳酸的技术和工艺,大大降低了生物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实现了生物塑料聚乳酸打入中低端塑料市场的可能,产品完全可以替代我们平时使用的农用地膜、垃圾袋、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和包装等,使其稳步进入仅国内每年消费就达数千亿元的塑料市场。”岳野介绍。

目前,企业团队中大部分成员为80后、90后。这股新生力量,让研究院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桑涛表示:“我们要站在整体和较高层次为企业发展进行技术储备,增强发展后劲,为国内的生物炼制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总体技术指导和储备。”

(转载自太原新闻网)

拆东墙补西墙?拉夏贝尔贷款将到期抵押资产再贷5.5亿 政务要闻我市培训民企经理服务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