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城逐梦的香港人”⑥ 方大卫:在这找到了自己价值

原标题:“京城逐梦的香港人”⑥|方大卫:在这找到了自己价值

年龄:57岁身份:设计师

卡纸器、翻译机、万能读卡器、硬币……一堆“小玩意儿”整齐地陈列在裱框里,这都是方大卫在北京生活近20年的印迹,其中不少是他从香港带来的设计工具。裱框正对着办公桌,工作间隙一抬头便能看见,方大卫将其命名为“北京20年”。

方大卫是一名设计师,从信封、名片做起,后来专注于商业房地产开发,进行形象定位、包装。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香港,事业蒸蒸日上的方大卫受此影响而破产,30岁退休的梦想就此破灭。沉寂几年后,2002年元旦这天,他只身赴京,重新开始。

北京国贸一期中国大饭店、景观豪宅九号公寓、芳草地购物中心等项目,他均有参与。这里的包容性令他生活得很自在,而香港近期的暴力风波让他黯然,他劝告年轻人要勇于走出去,尤其是香港年轻人,“虽然思维方式可能很国际化、很先进,但腿不抬起来走出去,肯定就是原地踏步。”

“京城逐梦的香港人”⑥ 方大卫:在这找到了自己价值

方大卫办公室里的裱框,他将其命名为“北京20年”。实习生鲍松炎摄

“香港前半生”

“30多年前,几乎没人知道什么叫设计,大家都以为设计师就是画画的。香港没有,内地更没有。”方大卫介绍,自己是较早的一批从业者。

当时,在老一辈香港人眼里,“三师”——建筑师、会计师、医师才是正途:既有社会地位,也能赚钱。方大卫喜欢的画画,在电影里常被说成“没前途,要在大街上讨饭吃”。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关注业界动态的他注意到,来自马来西亚的设计师施养德在香港办了培训学校,“画画肯定饿死,但我可以做商业美术。”高中毕业后,方大卫到这所学校上了三年学,算是施养德的第3代学生。

7层高的商业大厦,一层约有4个课堂。学生们进进出出,每两个小时轮换一波。方大卫回忆,由于“设计师什么都要懂”,当时陶瓷、书法、雕塑、丝网印刷等课程均有安排,一般每周都有四五门课,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知识,通宵做作业是常态。

方大卫从未缺席任何一门课。对他来说,每一个科目都是一种设计手段,最终融合在一起,就是想法(idea),“设计师其实就像银行或资料库,用一生的时间搜集、储存资料,需要的时候,就打开抽屉取出来。”

毕业后,方大卫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从信封、信纸这类小物件做起。后来,喜欢建筑的他开始涉猎商业房地产开发,做项目包装、推广。风头最盛时,设计一个商标(logo)收取10多万港元,而那时70万港元就能在香港买一套房。他在跑马地购置了6处豪宅,准备30岁就退休。

1997年,席卷香港的亚洲金融风暴打破了一切计划,方大卫破产了。“设计完全是富人的游戏。连饭都吃不饱,还玩装扮?没可能。”原本热闹的电话消停下来,身边的朋友都少了。他低价处理掉房产,靠些小生意维持生活,就像“打点滴续命”,死不了,但也好不了。

沉寂5年后,方大卫认识到,在香港的生活已经触及天花板。即使未来经济形势好转,也将面临另一批年轻人的竞争,他决心到内地再创业。

“京城逐梦的香港人”⑥ 方大卫:在这找到了自己价值

方大卫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实习生鲍松炎摄

“北京20年”

方大卫的备选目的地其实有两个——北京或上海。广州离香港太近,早被他排除在外。

上海漂亮、先进,当时是很多香港人到内地后的安身之处。北京寒冷、干燥,似乎并不是明智之选。而方大卫认为,舒服的地方,机会一定小,而北京一定会追赶上来,“放眼全世界,哪个地方的首都会输?等发展起来,机会就多了”。

除了潜在的机遇,吸引方大卫的还有北方的人情味儿。他仍记得,刚来时走街串巷熟悉环境,胡同里的老大爷会热情称赞“这包烟很漂亮”,若是请他抽一根,对方会回赠三瓶啤酒,连带一碟花生,两人坐下边吃边聊。

方大卫在最初来京的落脚点,一住就是12年,房门钥匙被他收藏至今,与两枚从香港带来的1997年发行的硬币一起,放在“北京20年”裱框的右下角。

不过,像家人最初担心的那样,他一度也有差点买不起回程机票的时候。方大卫介绍,来京两个月左右,合作伙伴未按约定支付报酬,他兜里仅剩3000多元现金。幸运的是,后续还有其他工作,顺利渡过了难关。

其实早在1990年,方大卫就来过北京,考察国贸一期项目。如今高楼林立的繁华地段,当时仍是农田。坐的车没有底盘,透过搁脚的钢条缝隙,他看到地上的泥土,至今直言“很恐怖”。方大卫的任务——前期全球推广,简单来说,就是在泥地上“画”高楼,向全世界的商家介绍这一项目的潜力,招商引资。

当时,北京的工作人员并不理解“设计师”的身份,一直叫他“方工”。方大卫纳闷,为何不称呼“方先生”,后经打听才知道,人家以为他是修房子的工程师。

如今,设计、广告不再是新鲜词,商业房地产开发系统也已成熟。方大卫参与过的北京国贸一期中国大饭店、景观豪宅九号公寓、芳草地购物中心等项目,有的已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他自认为离港赴京这步棋没有走错,“大部分香港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发挥的余地有限。”

“京城逐梦的香港人”⑥ 方大卫:在这找到了自己价值

方大卫用手机展示自己设计的logo。实习生鲍松炎摄

“勇敢走出去”

在北京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相反,本地人很快就学会了“套路”。

“那你能留下来的武器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方大卫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国际化。”

在他看来,北京要成为一座国际化都市,必然会发展商业房地产,而他就专做高端的、国际化的项目——国际化的标准,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我们的优势比较明显,可能跟香港原本就比较国际化有关”。

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对方大卫做设计策划、快速推广也非常重要。来京那年,母亲买的那件羽绒服陪他走过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每逢周末,他都选定东西南北某一个方向,一直走上三四个小时,见到胡同就钻。一段时间后,方大卫不光分清了东南西北,对于项目所在地、周边区域路况等也“门儿清”。这有助于项目定位等工作,比如高端写字楼、商场的正门要避免朝向民居等。

除了设计,方大卫也一度经营过一家日料店,也有走街串巷的那股劲儿。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他每天都到店,有时只是陪客人静坐。这被他视为老一辈香港人的特点,“做生意够毅力,不怕磨,不怕耗时间,不怕辛苦。”

“肯定会留在北京,不会再回去。”看到新闻里的香港近况,方大卫更加笃定。他觉得年轻人应该勇于走出去,尤其是香港年轻人,即使思维方式很国际化,但只要腿不动起来,不走出去,“肯定是原地踏步”,好演员要有好的舞台,“要不愿意自己出去找你的人生舞台,怎么办?”

新京报记者王洪春编辑甘浩校对危卓

国台办:台体育人士明年有望在大陆“持证上岗” 寒潮致山东寿光蔬菜批发价格略涨 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