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东城33所学校探讨“互联网+”课堂

原标题:北京东城33所学校探讨“互联网+”课堂

北京东城33所学校探讨“互联网+”课堂

课堂上,学生们使用VR眼镜培养空间思维。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供图

新京报讯(记者樊朔)11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全国研讨交流会在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举行。北京市基础教研中心副主任贾美华、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主任马福贵等专家出席本次活动,东城区33所参与该课题的学校代表及来自河南、山东等地的老师分享了各自的课堂案例,共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高二年级的《斐波那契数列》课堂上,授课老师连波利用Pad创设情境,还原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提出的兔子数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数列的概念讨论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Pad上完成表格,授课教师可通过Pad查看全班学生的讨论结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教师李永健介绍,通过使用VR眼镜数字设备、Pad等设备,可以极大地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广度。在该校《给鸟巢确定跑道起跑线》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实地”观察鸟巢内部构造,培养空间思维。

目前,北京市东城区共有33所子课题校参与“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设计了一系列课程。以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为例,该校参加“互联网+”背景下Pad教学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来,已完成实践课例13节、教学设计28份。

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校长杨建表示,九十六中学每一间教室的多媒体都可以实时上网,老师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时打开网络,调取需要的资源素材辅助课堂教学。此外老师和学生可在课堂外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互动学习。“‘互联网+’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变,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更加科学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主任马福贵表示,目前东城区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主要着眼于将技术引入课堂,促进学习结果汇集及学习思考的碰撞,使师生间的评价更加及时、全面、客观、多元。未来,课题组还将继续探索如何用技术应用激活学习场域、如何用情境创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

新京报记者樊朔校对李项玲

相关阅读:
港铁将向破坏者索赔 预计每宗需偿还数十万港元 央视谈美通过涉港法案:"人权"是个筐 啥都往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