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4.3万个贫困村完成光纤建设通宽带比例达97%
新京报讯(记者杨亦静)农业生产智慧化、农村生活数字化、农民上网大众化……乡村生产生活更加智慧便捷,数字化对农民意味着什么?11月15日,作为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系列活动之一,2019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召开。论坛上发布《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年)》。《报告》中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经济环境,目前中国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完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2亿,行政村4G覆盖率达95%,农业生产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乡村的信息服务日趋完善,贫困群众也依靠网络持续增收。
农村网民规模扩大贫困户靠网络增收
随着数字乡村战略部署实施,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4年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1.78亿,2018年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截至2018年底,我国行政村通光纤比例已从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前的不到70%,提升至目前的96%,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95%。贫困村通宽带比例提升至97%,其中固定宽带用户数增至4522.9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数增至16854.6万户,已提前实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的目标。
《报告》指出,中国乡村的数字化发展也体现在网络扶贫方面。目前,全国完成4.3万个贫困村光纤建设项目,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7%。2018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109.9亿元,同比增长29.5%,有效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面向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国家贫困县名优特产品网络博览会”,打造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平台,这种网络公益工程引导着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乡村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报告》指出,农村网络文化也正在繁荣发展中。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建成2843个数字文化服务县级支中心,32179个乡镇基层服务点,32719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14136个数字文化驿站。
到今年6月,“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上的云平台注册用户数已达425万,其中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35万人,农民用户390万人,上线高素质农民培育课程4600多门,“农科讲堂”专家讲座视频80个,累计在线解答农民问题2550万条。
智慧绿色乡村建设工作也在开展中,65.3%的自然村实现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83.6%的自然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53.5%的行政村完成集中改厕。
农业生产正向数字化转型
《报告》称,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完善农业资源数据库,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农业生物资源大数据、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等。
同时,种植业、畜禽业、渔业、种业等产业都在推进数字化生产和发展。其中,种植业升级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立了农药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一瓶一码”。畜禽业也为产品编制了信息代码,每个经营单位拥有唯一的“身份证号”,兽药产品也入网全覆盖。渔业方面,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于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等领域。目前,全国还在完善“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平台每年提供700多万条种业企业生产经营数据、130多万条品种田间测试数据、1000多万条种子市场和品种田间表现数据。
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