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郑州铁检分院追踪落实检察建议 化解13年土地纠纷

原标题:郑州铁检分院追踪落实检察建议化解13年土地纠纷

异地监督,续写新时代三尺巷

郑州铁检分院:追踪落实检察建议圆满化解13年土地纠纷

“千里修书为修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昔日,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三尺巷反映出的谦让礼仪为人传颂;而今,13年前发生在河南省息县张陶乡的一起土地纠纷,当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亦成为和谐文化在当地乡村再现的生动注解。

“我们两家以后一定好好相处,不再闹了!”近日,在河南省息县张陶乡政府主持调解下,当事双方赵某和李某终于签下调解协议,约定两家土地面积,现场划定界限,并拍照留存。

至此,这起长达13年的土地纠纷,在河南省检察院郑州铁路运输分院运用行政案件异地监督方式进行办理后,得以圆满解决。

2.2亩农耕地引发的纠纷

李某与王某、赵某母子均系张陶乡街村六组村民。王某、赵某母子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第一轮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承包一块2.2亩耕地,耕种一段时间后不再耕种,该处位于东大坡的耕地荒废。

1987年,李某开始耕种该荒废土地,并向村集体缴纳该地的公粮。1998年该县政府举行第二次发包土地,但当时该村土地管理流于形式,并未实质性地进行二次承包确权,村会计只依照谁耕种谁交公粮,对李某进行权证登记,权证一直留存在村会计处,并未发放。

2006年,王某、赵某向村组和李某索要该地未果,双方产生矛盾,争议不断。2007年,李某到村会计处拿到承包权证书,但王某和赵某认为该承包权证书不合法,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双方经张陶村(现街村)、张陶乡、息县农业局、信阳市农业局多次调查处理,仍不能达成和解协议。

2016年4月,王某、赵某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张陶乡政府、街村村委会于1998年给李某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同年9月,法院判决撤销张陶乡政府向李某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土地承包面积2.8亩)的具体行政行为,由张陶乡政府于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李某不服一审判决,向信阳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2016年12月,信阳市中级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李某又向河南省高级法院申请再审。2018年3月,河南省高级法院指令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本案进行再审。2018年6月,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作出再审判决,维持信阳市中级法院的二审判决。

李某不服再审判决,于2018年12月向郑州铁检分院申请监督。

检察建议直击根源问题

办案检察官审查案卷后认为,法院再审行政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不符合提请抗诉条件,该案可以就此结案。

但如果直接结案,仍不能从根本上结束赵李两家纠葛了13年的矛盾。于是,今年1月,郑州铁检分院案件承办人到当地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情况。经仔细梳理,办案检察官发现该案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双方争议长达十多年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虽经村、乡、县、市多级政府反复调查处理,但双方均不服;三是该乡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中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手续不规范等问题;四是再审判决已生效将近一年,乡政府未及时履行。

为充分发挥行政诉讼监督职能,维护法律权威,3月28日,郑州铁检分院向张陶乡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张陶乡政府依照法院再审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对李某与王某、赵某之间的争议进行调解、处理,尽量化解双方积怨。同时,建议张陶乡政府加强对街村村委会相关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解决土地承包工作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村组农业发展与和谐稳定。

收到检察建议后,张陶乡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重心,积极稳妥高效开展相关工作。

追踪落实,13年恩怨化云烟

信阳市检察院和息县检察院积极协调配合郑州铁检分院与张陶乡政府进行沟通衔接,督促落实及回复反馈。

5月17日,因赵某在外地打工,通过电话沟通,赵某表示愿意作出妥协,并将在1个月后回乡面对面调解。李某也表示愿意后退一步。

5月27日,张陶乡乡长来到郑州铁检分院向办案人员当面递交检察建议回复函,表示已迅速成立街村李某土地纠纷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对当事人双方争议土地进行摸排,掌握该宗土地的历史渊源和土地权属的来龙去脉,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听取调解想法。同时,组织乡村干部学习研究中央、省、市、县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等土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政策,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为下一步解决土地纠纷和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夯实基础。

7月31日,张陶乡政府向郑州铁检分院反馈检察建议最新落实情况,表示李某不愿让步,调解暂时陷入僵局。

为尽快促成调解,8月8日,郑州铁检分院再次派员到张陶乡政府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河南省检察院、信阳市检察院、息县检察院相关人员参会,共同研究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近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赵某和李某双方各退一步,顺利达成和解。两人在乡政府的主持下签署了承诺协议书,并现场对土地进行丈量、打桩,制作测绘图。

至此,长达13年的土地纠纷圆满化解。

相关阅读:
同款衣服买多件以打假为名"索赔" 杭州一团伙被诉 检察官详查11起案件 1.79亿系列虚假诉讼案获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