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山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试运营可满足全区每年装修垃圾消纳需求
上海一年产生的装修垃圾,如果按一立方米重0.4吨计算,埋深10米,将至少占用7个虹口足球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收运处置闭环,让每天产生的装修垃圾尽快得到处置,就可能有“垃圾围城”的风险。
前天,位于宝山区江杨北路的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投入试运营,其设计处置能力30万吨/年,正式运营后,可满足宝山区每年产生的装修垃圾消纳需求。经过该项目处置的装修垃圾,85%以上可变废为宝,在上海所有已投运的装修垃圾处置项目中,是资源化率最高的一个。
自主研发技术对垃圾提纯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辆运输车将装修垃圾从宝山区各个街镇的中转场站运过来,经过入口处的地秤称重,记录下数据后,运输车将装修垃圾卸在处置厂内的卸料区。
刚卸下的这些装修垃圾比较“纯净”。宝山区绿化市容局环卫管理科顾鸿雁说,装修垃圾目前在宝山区的收运处置主要有三道环节:各社区的建筑装修垃圾临时堆点,各街镇的建筑装修垃圾中转场站,以及投入试运营的这个处置项目。在中转场站,装修垃圾已由环卫作业单位的分拣人员进行“大分类”,装修垃圾中的橡胶制品、石膏制品、绿化垃圾、大件垃圾(沙发、床垫等)和危险废弃物(荧光灯、电池、油漆桶等)已被分拣出来。
剩下的装修垃圾主要由三类物质组成:硬物质类,如混凝土、石材、砖块、玻璃、陶瓷等;轻物质类,如木材、塑料、纺织品、纸张、泡沫塑料等;金属类,如钢筋、铁丝等。有了“大分类”,后道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在卸料区停留片刻,装修垃圾被倒入破碎机,碎成直径15厘米以下的碎块。筛除破碎中产生的粉尘,碎块随着传送皮带继续前进,其中的金属类物质被吸铁石吸附,木材等机器较难自动分选的小块杂质则通过人工分拣。剩下的碎块再进行第二次破碎,在高转速锤击下,碎成直径5厘米以下的小碎块。最后,经过进一步筛选,小碎块按直径不同分四类骨料:7毫米以下、15毫米以下、25毫米以下、25毫米以上。直径小的,用于生产再生多孔砖、再生连锁砌块、再生灰砂砖等再生产品;直径较大的,可用作回填材料及道路垫层等。
值得注意的是,装修垃圾在“变小”过程中,运营方采用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对其进行提纯,将最终成品中的杂质率控制在2‰以下,能替代天然砂石应用于工程建设。振动风力分选机和高精度分选机,可将混在骨料中的木材、塑料、纸、泡沫塑料等杂质吹走。“传统风力分选工艺,可吹走一些杂质,但还有很多混在骨料里难分解。”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樊建斌说,他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可把装修垃圾分轻重两层,再用气吹,去除杂质的效果显著提升。
前景广阔但挑战也不少
“通过分类,垃圾变得有价值,而且分得越细价值越高。”樊建斌说,宝山区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投产前,公司曾组织项目调研组,对上海装修垃圾进行长期考察。结果显示,从2010年到2018年,上海装修垃圾产生量(申报量)增长超26倍;从装修垃圾的结构来说,以混凝土、石材、玻璃、陶瓷等为主的硬物质占85%,经过处置,它们可以成为高品质骨料,而价值较高的金属类物质占1‰至2‰。投资方认为,随着装修垃圾量与质不断提升,上海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前景广阔。上述项目也成为投资方在全国的首个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樊建斌透露,第二个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正在江苏无锡进行设备调试。
前景虽广阔,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首先是用地问题。记者注意到,此次在宝山区试运营的项目,占地包括原料、产品存储区在内仅26亩,运营方只得将复杂的处置工艺“叠”起来,高度集中在全封闭厂房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类似项目要落地相当难。”樊建斌说,这需要地方政府部门支持。宝山这一项目是上海目前首个永久性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早在2017年就开始酝酿,规划、建设、绿化市容等部门和宝山区给予大力支持。
此外,还有可持续发展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完全依靠市场化方式来实现装修垃圾的收运和资源化利用,难度较大。在缺乏再生产品标准、再生资源优先利用引导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下,不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生产出来的原料、产品打不开销路。樊建斌坦言,他们考察了全国许多城市,明显感到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应用标准的匮乏,大多数情况下,有关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相关使用要求也很少见,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上海某建筑垃圾处置项目的负责人坦言,如果参考国外经验,明确工程中资源化利用产品的使用比例,并纳入监理范围,各地项目就可能迎来“春天”。
记者了解到,宝山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将主要依靠处置费维持正常运营,运营方也通过长年积累的渠道找到稳定的骨料销路,多了一条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我们盼望有一天能‘自力更生’,实现纯粹的市场化运营,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樊建斌表示,在原生料价格没有明显高于再生料的背景下,再生料的销路随时可能波动,所以销售骨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