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试点创业保险,最高可获赔千万,已考虑到骗保问题
当地银保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险种的推出是当地银保监部门与保险公司共同商议的。
日前,浙江省在杭州市余杭区试点推出人才创业保险,创业失败者及其科研团队最高可获赔1000万元。
此事引发关注,有微博网友称其为“史上最强人才引进政策”,也有网友担心这会不会让一些人钻空子骗保。
对此,今天(11月12日),当地银保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险种的推出是当地银保监部门与保险公司共同商议的,这些险种均已得到审批和备案。参与制定人才创业保险制度的一名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骗保等问题他们早已考虑到,对于参保企业及赔付标准都会有一个限制范围,具体细则还在制定当中。
新京报记者从余杭区委宣传部了解到,人才创业保险,只是当地的一项人才引进政策。余杭当地政府部门的规定显示,海外高层次人才在余杭区工作,可获得数百万元奖励。
2019年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在余杭分会场上,杭州市余杭区正式启用试点人才创业保险制度。受访者供图
最高可赔付千万
11月10日,2019年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在余杭分会场上,浙江省有关部门宣布,在杭州市余杭区试点人才创业保险制度,以未来科技城等平台为试点。
新京报记者从余杭区委组织部了解到,人才创业保险共分为科研保、创客保、科创E保三款产品。
如果因特定原因导致项目研发失败,经相关部门认定,可以用科研保赔偿损失的研发费用,保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创客保主要针对创业失败,经相关部门认定,可对创客团队给予生活补助,每人一次性生活补助最高可达3万元;科创E保,主要针对创业中具体承保项目因特定原因研发失败,经相关部门认定,给予相应列明的损失赔偿,并同时涵盖因上述原因导致的研发团队人员生活经济补助等保障,保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上述三款保险,保费年费率最低可至3%。此外,政府将根据人才和项目类别提供最高30万元、100%的保费补贴。
当地银保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险种的推出是当地银保监部门与保险公司共同商议的,险种均已得到审批和备案,参保、赔偿细则,保险公司还在确定中。
有人骗保怎么办?
余杭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上述保险属于该区人才引进政策中的其中一项,与其他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创业扶持的配套措施。该政策主要是为了鼓励创业,对创业人才及团队的一个都低保障,解决当地人才面对创业奉献而承担的压力和后顾之忧。
上述保险是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浙江分公司推出的。
有网友担心,是否会有人或者团队骗保。对此,新京报记者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浙江分公司了解到,他们对参保企业及赔偿类别和等级都有严格的限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有自己的风控评价体系,所有险种也会在正式推出之前均会先让保监会进行审批,目前保险产品已经制定完成,正在对赔偿标准进行最后的商讨。
余杭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所确定的是参保公司工商注册地址必须在未来科技城等余杭区试点平台区域,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参保:“这几种保险主要面向科创型中小微企业。”
针对企业参保费用及后期赔偿费用,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在企业参保之前,保险公司会根据企业资本进行一个评估,确定企业最高可获赔金额,然后政府根据相关数据给予保费补贴。
这名工作人员说,因为每个公司所从事领域不同,具体企业参保细则和赔偿细则,保险公司还在确定:“肯定是要防止骗保情况发生的,保险公司最后也会对申请创业失败赔偿的公司进行严格审查。”
余杭区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公号“余杭发布”发布相关信息。“余杭发布”图
当地有其他扶持人才措施
除了上述兜底保障外,当地还推出多项面向创业人才及组织的扶持措施。
余杭区科技局和余杭区财政局发布的《余杭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财政政策实施细则》显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在余杭区工作,可获得100万元至300万元的安家费补助或者购房补贴,此外,还会获得150万元至400万元不等的配套奖励。国家级国内高层次人才和省级国内高层次人才,可分别获得120万元、100万元的安家费补助或者购房补贴,另外还可获得100万元的配套奖励。被认定为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也可获得100万元的奖励。
余杭区财政局《余杭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扶持政策指导意见》显示,顶尖人才项目可获得天使梦想基金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科研项目入住五年内享受产业化项目设备补助最高3000万元。此外企业在三年内还享受30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全免支持。
此外,余杭区还针对大学生见习实训、创业有一定的扶持。大学生在余杭区见习实训每月可获得200元补贴,大学生在余杭区创业,企业年税收超过50万元或带动50人以上的大学生就业,还会获得10万元的区级资助。在经营场地方面,当地会给予三年最高10万元的租金补贴。
企业:如果早就有这种保险就好了
针对上述三种保险,浙江省余杭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公司在2016年创业那会儿就可以购买该保险,创业期间迈的步子可以再大一些:“因为没有后顾之忧啊,有政府和保险公司兜底,大不了可以再创业。”
上述负责人称,目前其公司还处于公司创业初期,期待上述保险的具体参保条件的确定,届时将会根据公司自身是否符合参保条件再确定是否参与保险。
浙江康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从创立到现在,已经经营了20年,主要从事医疗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整体运营稳定,不再需要创业保险。
律师建议:投保门槛不要太高
北京律师协会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李滨介绍,这次浙江试点的人才创业保险属于财产保险。其特殊点在于,这是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设计的险种,是在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大背景下,根据社会的需要出现的新型险种。
李滨表示,这件事情实际上是一个商业行为,解决创业团队的后顾之忧,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如果理赔标准比较科学,可能会实现政府、保险公司、创业的企业和个人、社会四方面共赢的情况。政府筑巢引凤,创业人员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保险得到分散和转嫁。但是,如果险种设计不科学,也可能会阻碍项目引进。
李滨认为,这种保险投保的门槛要科学,不要太高。在创业项目的认定和创业人才的认定方面,门槛要放低,保费要低。理赔的标准要客观,可衡量,可评价。同时,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应该只承担部分原因导致项目失败的责任,而且要与诚信体系挂钩,防止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骗保事件发生。
新京报记者刘名洋实习生郭懿萌
编辑郭琛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