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香港不该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原标题:香港不该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新京报专栏

文|树人君子

近段时间,曾令无数内地学子心之所向的香港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近日更有升级之势。

针对日前学校有内地生被暴徒“私了”施暴的恶性事件,香港科技大学11月10日下午发表声明谴责相关袭击事件,称校方完全无法接受蓄意殴打学生的事件,若查实施暴者及其同伙是本校学生,将按校规追责重罚。

此后,中联办教科部也发表了致在港内地生的公开信,信中对有关校园暴力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并称已于第一时间跟进帮助和处理。香港多个教育团体11日发出声明谴责暴力,并抗议暴力入侵校园。

曾几何时,香港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及其卓越的科研水平,曾经吸引无数内地优秀学子赴港求学,可谓“碾压清北,狂揽状元”。可如今,香港持续逾5个月的“反修例风波”仍未止息,社会撕裂分化加剧,针对内地同胞的暴力事件已经蔓延至香港校园,严重威胁内地学子与教师的生命安全。内地学子在祖国领土上求知求学,却被同胞施暴,这令人痛惜。

香港教育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至2017学年,在香港高校求学的内地学生约有2.6万人,内地学生已成为香港高校中最大的非本地学生群体。但与此同时,在本地生占大多数的校园中,内地学生仍属于“少数弱势群体”。

面对持续恶化的霸凌,内地学生不断“被边缘化”,其身心安全与正当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理应获得校方的及时保障。面对校园霸凌,校方更应启动追责程序,对校内违法行为“零容忍”。

学校是社会的微观缩影。在“象牙塔”内,即使在政治立场上有矛盾,在生活方式上有差异,在思考模式上有所不同,都应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不应陷入“泛政治化”漩涡。

实际上,香港社会少数人对内地同胞系统性的偏见与歧视一直存在,且萦绕着香港校园。“包容”与“多元化”理念,“守法”与“尊重”的基本准则,本应在高校教育中贯彻落实,但现实中,各种刻板印象与“标签”行为,令不少内地“港漂”学子在校园生活中遭受各种不公平待遇与滋扰。

如今,部分激进学生把政治议题带入校园,把违法抗争引入校内,用暴力将自己的政见强加在他人身上。这种敌视同胞的扭曲价值观,不但与香港“国际之都”的形象格格不入,这种颠倒黑白的暴力行为更与“法治为本”的香港精神相悖。

从宏观社会结构层面分析,这种对内地同胞的偏见是后殖民地社会中“民族身份认同”被分离的后果,其根源可以追溯至很多深层次的东西。但教育理应成抵御那些对立思维与仇视意识的“防御墙”,这类偏见也不该“闯入”校园这样的净土内。

时过境迁,香港高校竞争力已有被内地高校超越之事,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19年亚洲大学排名显示,清华大学已成为亚洲龙头。过往“赴港求学”的热潮减退,香港高校不被内地状元所青睐,这本就是某种“现实反馈”。

如今,内地学子赴港求学所遭遇的一系列“创伤”,表明香港教育亟待反思其制度与结构缺陷,在教育系统内寻求有效改革,辅导与矫正部分激进学生的偏差行为。同时,为内地学子提供适切的身心援助,以真正回归“教化育人”的初衷。这也是为更长远地止暴制乱夯实基础。

树人君子(青年学者)

相关阅读:
教育部发文要求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突出展览真实性 北京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伪劣食品,500余箱查扣物品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