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转型升级 打造温情三级老年病医院

原标题:转型升级打造温情三级老年病医院

转型升级 打造温情三级老年病医院

建设中的老年康复中心(效果图)

转型升级 打造温情三级老年病医院

院领导率队查房

转型升级 打造温情三级老年病医院

深入黔江金溪镇开展健康扶贫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重庆铁路医院,1996年评为西部地区及重庆市首批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05年整体移交原重庆市卫生局直管,更名为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2016年4月经重庆市编办审批同意,该院增挂“重庆市老年病医院”牌子,同年成功创建“国家(市)级敬老文明号”单位。

近年来,该院依托自身特色优势,以抓党建促发展为前提,围绕当前重庆老龄化增速快、年龄高、差异大、负担重等特点,成功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机构医养新路径,为创建医疗、康复、养护为一体的三级老年病综合性医院迈出了坚实一步。

党建引领

让决策更具规范化科学化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何让医院这列健康列车顺利起航?如何让党建引领全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如何实现医院内部政令畅通?党建工作起到了关键的车头引领作用。

“党的任务布置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该院党委书记廖肇州说,为激发改革新生机、新活力,牢牢把握改革方向盘,支部必须建立在科室上。

为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该院出台了《贯彻落实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有关精神的工作方案》,完成医院章程制定工作,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医院章程。修订完成“三重一大”实施细则,调整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内容。2019年至今,召开院党委会60次,审议“三重一大”事项193项。

为健全党务机构、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18年完成党支部重新划分及换届改选工作,由8个党支部增加至30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都建在科室上,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使得决策更规范化、科学化,办院宗旨更明确,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也得到全面落实。”廖肇州表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加凸显。“通过学习和领悟,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有了方向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明白了一个合格党员‘担当’的真正含义。”超声诊断科党支部代理书记李楣说。

缓和医疗

让优质护理更有温度

“感谢医生和护士的细心照顾和鼓励,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11月8日上午,在消化内分泌科住院部12床,家住綦江、现年76岁的龚阿姨说。查出颅内恶性肿瘤已有4个多月,辗转市内各大医院都无法得到有效救治,曾经出现过自杀倾向。来到十三院治疗后,院领导、主任及科室护士暖心的话语和精心护理,特别是“缓和医疗”的成功介入,让龚阿姨对生命终结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缓和医疗”即Palliative Care也翻译为舒缓医疗、安宁疗护、姑息医学。世卫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原则有三: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缓和医疗”既不让末期病人等死,不建议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更不容许他们借“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最后时日尽量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据医养结合部主任胡宗萍介绍,为了让患者在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一公里”走得更安宁舒适,今年4月开始筹建“安宁疗护”医疗组,通过芳香疗法、尊严疗法、舒缓疗法、中医特色疗法、哀伤辅导、志工介入等方式给予患者及家属人文关怀,引导道谢、道爱、道歉、道别的“四道”人生,做到生死两相安。胡宗萍说,今年7月,医院有幸成为国家“安宁疗护”第二批试点单位。8月,该院率先在全市开展“安宁疗护”,让晚期恶性肿瘤、终末期气管功能衰竭等照护对象赢得了生命终结的尊严。

如何让这一特殊照护群体接受治疗?如何让他们找回生命的尊严?胡宗萍表示,要了解病人,就必须从对方的经历、家庭、社会环境、经济收支及对金钱的态度、对人际关系的看法等方面入手,掌握患者最痛苦的是什么、能耐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找到“破冰”的点,找到他们对你产生信任的地方。“‘活’不是唯一的成功指标,当生命无法挽留时,让患者舒心、家属安心就是最大的成功。”胡宗萍说。

在该院目前收治过的5个照护对象中,有两人已安然离世,余下的3人对医护人员的关怀共情、知情同意、姑息治疗及全人、全程、全方位等临终关怀原则给予了充分肯定。

医养结合

创建三级老年病医院

11月8日下午,在九龙湾社区“健康小屋”,居民陈阿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正免费体检。“现在很方便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而言,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互联网+医疗’的健康服务。”陈阿姨说。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照料和护理问题日渐突出。如何让老年病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如何提升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以自身专业为优势,开辟了一条“互联网+医养结合”新路径,赢得了辖区百姓普遍赞誉。

“健康小屋”是该院对辖区居民实施“便民惠民”举措的一个缩影。“健康小屋”里的6套设备可对居民进行BMI(体重指数)、心电、血氧饱和度、血脂、骨密度、动脉硬化度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之后,智能化的体检设备会同步储存并分析检查结果,通过微信将体检报告和评估报告传输给本人,同时通过移动医疗信息系统传输至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发挥二级医院专业医疗团队的优势,通过数据分析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便于居民以后就诊时医生查阅历史数据。

“近期拟将在广厦城、九龙花园增设两个健康小屋。建设‘智慧医院’,拟引入穿戴设备,实现互联互通,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该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重庆市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19.55万人,占总人口的21.13%。如何让老年群众有病可医、有病能医、老有所养?院长赖晓东表示,医院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家老年病医院,未来将按照“医院以老龄健康为中心、学科以老年医学为重心,专业以老年病为核心”思路发展,加强老年慢病全程连续管理,改善老年人就医服务体验。

赖晓东表示,在医院建设方面,下一步将以美丽医院建设、等级医院创建及医院转型升级为抓手,做好“基建、绩效、人才、学科”四项工作,以医院综合医疗服务体系为支撑,以老年医学为特色,转型升级为西南片区有影响力的老年病医院。在这一框架下,全院19个临床学科、5个医技科室基本能承载九龙坡区及周边老年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医疗服务。

马太超图片由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提供

相关阅读:
别有用心,令人不齿 山西征集十八大以来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