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部《健康保险蓝皮书》:依靠基本医保无法完全解决近14亿人健康问题
摘要:报告建议,加快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的无缝衔接。
我国第一部关于健康保险发展的研究报告《健康保险蓝皮书(2019)》近日正式出版,蓝皮书指出,仅仅依靠政府、依靠基本医保,无法完全解决近14亿人的健康问题。应进一步强化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定位,通过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的衔接,使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提升到75%—85%,缓解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报告指出,从我国医保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发展和保障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际报销水平维持在60%左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地区分割、群体分割,差距最大的省份可达15.4倍。从医保管理的角度来看,政府社会多元治理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政府监管乏力和社会监督不足的问题并存。政府医保管理职权分散,多头管理。医保“管办不分”,监管力度不够。经办管理力量不足,专业化、精细化管理难以实现,无法有效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群众医保需求和监管要求。从内部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远未形成,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
报告建议,加快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的无缝衔接。我国基本医保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侧重于保障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保障水平和保障范围相对有限。2017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5.16万亿元,其中政府支出1.55万亿元,占比30.04%;社会支出2.12万亿元,占比41.09%;个人支出1.49万亿元,占比28.88%。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定位,构建商保、基本医保和医疗机构的融合机制,强化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支付方的角色定位,科学管理基本医保,与医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用市场的手段平衡政府、医院、医生、患者、药商等各方利益,使医保运行的效益和效率最大。同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市场化改革。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扶贫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公共健康保障项目,统一交给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经办,实现全链条管理。
报告对商业健康保险予以极大关注,建议用政策支持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创新发展。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不够充分,供给能力亟待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保险保费仅占保险业总保费的14%,成熟市场一般在20%—30%;健康保险密度仅为389元/人,发达国家一般在3000—4000元/人;健康保险深度仅为0.61%,发达国家一般在5%左右。行业的专业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具有健康险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种类还不够丰富、供给能力不足,还不能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因此,应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做优做大做强。一是升级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把握个税改革机遇,加大税收抵扣力度,简化投保流程,扩大税优健康险覆盖人群,充分发挥税优健康险普惠性、政策性优势。二是打破政府、医院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推动健康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提升保险业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健康评估、慢病管理、健康干预和医疗过程管理的专业能力。
蓝皮书由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于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阎建军共同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