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警惕!尾随“双11”的网购大坑

原标题:警惕!尾随“双11”的网购大坑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促销盛会如约而至,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抛出优惠揽客拉人,剁手族们也在零点“狂欢”后期待更多福利。但是,随着抢购高峰期的到来,在未来的几天至十几天的时间里,一波网络诈骗也进入高发期。小编整理出近几年的典型案例,以飨读者。

◎账户莫名多了钱?

网上买个商品,自己账户却突然多出几万元,网购平台客服称是错误操作。让你退钱,你会怎么做?这是今年不法分子的诈骗新套路。

【典型案例】

不久前,张女士网购了些婴儿用品。几天后,自称是网购平台客服的电话打进来,对方称因产品质量问题决定赔偿。张女士随后按照对方要求加了微信反馈了验证码。等待期间,对方又打来电话,称退款操作失误,一共多退了19800元到张女士的账户。随后张女士将19800元汇到了对方指定账户。可不久后,张女士手机收到了一条她已在网购平台办理了近2万元贷款业务的短信,原来账户上“多出”的钱,并非别人误打的,其实是以她本人的身份从网贷平台上借来的。

防骗提示:正规客服不会添加您的微信好友,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涉及到钱财,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发现异样请及时报警。

◎扫一下就可以赔钱了?

买下商品等待收货时,会有不法分子冒充快递小哥,谎称快递丢失或损坏,可以申请退款,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

11月1日,温州乐清的李女士一大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快递小哥”,弄丢了快递要赔等值的钱,并直接报上了李女士和她公司的完整名字。见“快递小哥”报上的信息十分准确,李女士不疑有他,立即按照对方的介绍一步步操作。对方给李女士一个二维码,说“扫一下就可以赔钱了”,李女士信以为真,扫描二维码后,就按照上面的要求一步步输入自己的信息。可是信息提交后不久,李女士就收到一条短信通知:银行卡里214万被转走。所幸李女士及时报警,最终挽回了损失。

防骗提示:遇到“快递”、“客服”、“售后服务人员”等人士打来的电话,用户切记先通过官网渠道确认其真实性,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我家都是电商装”

有些商家存在“电商专供”的情况,产品价低质劣。而不少消费者在标识不明的情况下,只以为碰到了促销减价,收到货后才发现被“电商专供”商品“套路”了。

【典型案例】

杭州市民薛女士,有一次在某电商网站购买了一箱心相印的纸巾,促销价格比超市价格便宜15元左右,结果买到手后发现,纸张比超市买的薄,而且形状也小一些,当她与店家交涉时,客服人员明确表示,“我家都是电商装”。

防骗提示:消费者网购时,一定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追求低价,要仔细看清楚商品的配置、数量等具体信息。

◎短信有“毒”

“预售”是近两年“双十一”商家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不法分子以所谓的‘超低价’‘免税货’等名目进行‘钓鱼’,如果点开通讯软件或手机短信里面的链接,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

【典型案例】

哈尔滨市民李女士热衷网购,趁着“双十一”快来了,她想为家里人多淘些货,这时李女士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提示,特价商品可以以预售的方式提前选购,并附一个网站链接。李女士没多想就随手就点开了链接,这时手机跳出来一个类似网店的页面,提示李女士填写银行卡账户等信息,才能享受巨额优惠,当她输入全部信息后,页面突然无法再继续打开了,李女士以为手机出了故障,就关机重启,可当手机开机后却发现,自己银行卡“无缘无故”支出了两笔“订单”,2400多元被人划走。

防骗提示:慎点不明链接,有关“双十一”的信息不要轻信,要选择正规网站购物,远离诈骗陷阱。同时在手机上安装杀毒软件,为自己创造安全的上网环境。

◎退货遇到“钓鱼网站”

双十一过后,不法分子常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要求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

【典型案例】

烟台市的姜女士在购物网站上花30元买了一件商品,因货物迟迟不到,便协商官方客服退款。3天后,姜女士接到一名自称“圆通客服”的电话说要为其办理退款,两人添加微信好友后,“圆通客服”向她发送一个二维码,蒋女士根据提示填完了个人信息,很快对方称已将退款打到名下银行卡内。查询退款未入账,姜女士便质问对方的真实身份。此时,“圆通客服”以各种理由说服她,并称放弃退款则要冻结银行卡,考虑到这张银行卡是交保险的卡,姜女士便相信了对方所言。正当准备扫描对方再次发来的二维码之时,反诈民警及时来电告知对方是骗子,最终挽回了蒋女士的5000元。

防骗提示:手机验证码非常重要,千万不能随意告知他人,谨防上当受骗。

◎网红带货"现场翻车"

面对玩法越来越复杂多变的津贴折扣,今年双11前,很多观众走进了选择在网红直播间领优惠券下单,但就在明星与网红们利用人气带动巨额销量的同时,虚假宣传、刷单、假货等“名不副实”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典型案例】

陌辞是一名汉服爱好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不少制作和销售古风饰品的主播。近日,在看了一位主播的视频后,陌辞对视频中的首饰很是喜欢,便从对方那里购买了一个首饰福袋,并且加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可是货发过来就不对劲了,完全不是我选的那个颜色。”陌辞与主播交涉希望能够退货,可对方不仅不承认颜色不对,还把陌辞的微信、短视频账号双双拉黑。

防骗提示:理性追星,切勿跟风。

(文字整理:张梦娇温雅妮)

相关阅读:
凯撒集团第二总部落地海口 布局海南进入实操阶段 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在即 韩国瑜宣布张善政为竞选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