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新闻学院同岁的复旦人 讲述过去的复旦故事和家国往事

原标题:与新闻学院同岁的复旦人,讲述过去的复旦故事和家国往事

来源:新闻晨报

“九十岁的人了,你们看我怎么样”,蓝聚萍老师笑着跟我们说,头顶的白发在阳光下显得有几分飘逸。

他语气轻快,很难想象他在过去的岁月里曾担过多少重任,经历过多少风霜。他坐在柔软的皮沙发里,拿着印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字样的水杯喝着水,接受我们的采访。背后是满满的照片墙,仿佛讲述着过去的复旦故事和家国往事。

赤子之心,团结爱国

1947年,还在上中学的蓝聚萍老师加入了地下学生联合会(简称“地下学联”)。“当时我是敢说话的人”,蓝老师在“地下学联”做着联系群众和组织学生运动的工作。有趣的是,蓝老师解读自己的名字——“聚”是团聚的聚,“萍”是萍水相逢的萍,把萍水相逢的人团结起来,恰恰对应了他当年在“地下学联”的工作状态。

■蓝聚萍

■蓝聚萍

提起当时共处的同学,蓝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年他们身上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当时我们学生的思想都很单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蓝聚萍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军,在军事干校处理统治中心与对外的相关事务,“接到任务之后,内内外外的事物都由我来管”。同时,他还带动了一大批同学一起参军,其中有二十多个同学加入了他所在的空军部队。蓝聚萍老师先到北京,又跟随部队去了全国各个地方,一共在军队里待了12年。

1962年,蓝老师回到上海,回到了复旦。

心结复旦,同岁之缘

蓝聚萍老师和我们讲起他与复旦结缘的故事,早在解放之前,他就来到过复旦大学,还参加过复旦大学举办的一些活动。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不久,蓝老师就接到了组织的安排,进入复旦大学的新闻系读书。也正是从那时起,二十岁的蓝聚萍正式与同样二十岁的复旦新闻系,建立起了情系一生的缘分。

“当时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名望很高,很吃香”,对于自己能到新闻系读书,蓝老师仍是充满自豪。

据他回忆,当时他们1949级的班级就有六十二人,低一级有七八十人,再低一级的差不多都有一百多人了。因为抗美援朝战争参军的关系,蓝老师没有在新闻系读满四年,但是在这里,他跟着陈望道老师一起工作,得到了许多锻炼,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尽管当时班级里的同学们毕业后大多去了北京,但他们现在仍然还保持着联系。

“我对新闻馆很有感情,进复旦我就在新闻系……现在有时间还去新闻系去看看”。在结束新闻系的学业之后,蓝老师还是保持着对新闻系的亲切感,对新闻系的感情也日益深笃。

在蓝老师家中的照片墙上,还保留了一张过去的复旦大学新闻馆的照片。过去空闲时,他就常常和陈望道先生一起去新闻馆。“新闻馆是解放之前创建的,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个馆。前面的广场也非常漂亮,现在都没有了。”蓝老师不禁对着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怀念起当年的往事。

望道师友,虽逝常怀

从1949年进入新闻系学习起,蓝聚萍老师就与当时的系主任——陈望道先生开始一起工作。“我既是他的学生,又是他的秘书”,蓝老师即使是在参军期间,也一直帮助陈望道先生处理事务。1962年回到复旦大学以后,蓝聚萍老师就直接到了校长办公室,继续他在陈望道先生身边将近十年的秘书工作。“当时我还和陈望道先生同住……他爱人没有了,儿子也不和他住在一起,就叫我和他住在一起,进进出出都在一起”,蓝老师向我们展示他当年带着女儿与陈望道先生、陈望道先生儿子的合照,还有国福路51号陈望道先生故居的照片。

说起陈望道先生,蓝聚萍老师与我们说道:“我当时很钦佩他,真的很钦佩他”。陈望道先生在六十年代只有360块的工资,日子过得节俭,省下一些钱,出于关心学生,捐出了一万块钱修筑复旦大学的新校门,捐钱给国年路做绿化。这两件事对蓝聚萍老师触动非常大。

他还经常和陈望道先生一起在校园里四处走走,去学生寝室看望学生,和学生聊聊天。“那时候他们没有什么顾虑的,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和望老说,什么都谈”。蓝聚萍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保存的《陈望道传》,泛黄的书页上还有不少他的笔迹。

1977年陈望道先生去世以后,蓝聚萍老师依然留在复旦,在总务处室做后勤行政工作。现在退休在家中休养,精神奕奕,依然时刻关心着国家社会发展。

纪念历史,展望未来

今年,蓝聚萍老师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他家中的照片墙上也新增了两张在“70周年”前合影的照片。蓝聚萍老师将纪念章拿出来,满怀笑容的戴在脖子上让我们拍照,这是属于他的荣耀。

此外,蓝聚萍老师还将作为校友代表,在与他同岁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90周年院庆大会上发言。对于和他几乎血脉相连的新闻系,他希望“新闻系能更加繁荣、更加发展,越来越好”;对于现在新闻系的同学们,他提到“新的一代有新的使命”,需要同学们敢于担当,时刻关心天下大事,做更好的新闻人。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蓝聚萍老师总结自己的经历时说道。今年已经九十高龄的他,跟我们说,“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干,只是年纪大了,也不行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蓝聚萍老师说,他希望这一代的新闻学院同学们能够承担起时代的使命,继续与国同行。

相关阅读:
广东通报十大保健食品违法广告案件 《安娜·卡列尼娜》揭幕2019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