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为什么设立“全民营养周”?
2019年5月15日上午,重庆大坪医院临床营养科在门诊大厅举办第五届“全民营养周”大型义诊活动。中国营养学会供图
“儿子刚上小学,体重已经35公斤了。通过参加‘全民营养周’活动,我了解到这是膳食摄入不均衡导致的营养过剩,现在不注意,以后很容易患上慢性疾病。”2019年5月15日,在重庆大坪医院举办的第五届“全民营养周”大型义诊活动现场,市民王先生微笑着说:“医生建议给孩子减少脂肪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我们一定要认真把这些做好。”
每年5月的第3周,“全民营养周”都会如期而至。2015年,首届“全民营养周”仅覆盖约2亿人次。4年后,2019年举办的第五届“全民营养周”已经惠及7亿余人。
为什么中国会设立“全民营养周”?它如何能在全国迅速推广并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最能反映群众真实需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渴望吃得饱,到20世纪90年代有条件吃得好,再到21世纪追求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老百姓的“小餐桌”上,折射出的,是人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大需求”。
以传播营养理念为己任,以实现健康中国为目标。一个“全民营养周”,反映出的既是70年来中国人营养健康理念的进步,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关注与责任担当。如今,“全民营养周”的影响力日益壮大:倡导民众学习营养知识、改善膳食行为、注意吃动平衡、合理预防疾病。通过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全民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惠及各方百姓。
70年:百姓餐桌上的营养变迁
“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什么时代,“吃饭”都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经过多年战争的社会满目疮痍、生产力低下,当时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老百姓的温饱,减少由营养缺乏导致的各种疾病。
提起“八一粉”“九二米”,老一辈人都会倍感亲切。1950年4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谈“标准米”》一文,从营养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八一粉”和“九二米”的营养价值。其中说到,过分把米碾得白净以后,米里原来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素所剩无几。爱吃白米的南方人常生一种脚气病,就是因为白米中缺少了维生素B1的缘故。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负责人介绍:“本着既节约粮食又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需要的原则,营养专家提出了谷类在加工过程中的合理精白度,在当时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解决了居民维生素B1缺乏等营养问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乡居民的温饱基本得到保证,从追求吃饱饭到吃得饱、吃得好,居民膳食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及富裕农村居民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费过度增加,粮食和蔬菜类消费不断减少,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微量元素摄入减低,这些偏离平衡膳食原则的食物消费模式以及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运动锻炼造成我国城市居民肥胖率迅猛上升,也直接增加了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的风险。
“这也是这段时期居民营养理念的体现,居民缺乏平衡膳食的意识,以为大鱼大肉就是好生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说道。
不同时期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部分)。王国菁摄
为掌握不同时期的居民营养健康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于1959年、1982年、1992年、2002年、2012年和2015年开展了6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密切掌握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变化,时刻关注慢性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并及时推出相关政策与防治举措。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营养健康理念的不断推进宣传,人们开始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但是对怎样才能“吃得健康”理解仍不到位,居民膳食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营养失衡并存的现象依然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迎合时代召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全民营养周”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5载:全民营养理念落地生根
作为“全民营养周”的主要发起单位,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介绍:“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其中提到要提高全民营养意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科学饮食理念,研究设立公众营养日。这一政策将营养科学普及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2015年,中国营养学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共同发起并确定,每年的5月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
2015-2019年,全民营养周历届logo及主题。中国营养学会供图
“2015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届‘全民营养周’活动。”杨月欣介绍:“这五届活动分别以‘天天好营养,一生享健康’‘平衡膳食,营养健康’‘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为宣传主题,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统一行动,充分调动专家和社会力量传播普及营养知识。”
2015年开展的首届“全民营养周”,当时共有26个省、240余家单位通过医院义诊、科普大篷车、健康跑、征文竞赛、咨询与讲座等形式组织开展活动200余次,102家媒体进行活动报道,覆盖约2亿人。
到了2019年,第五届“全民营养周”活动已经扩大到31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涉及147个县市级单位、14420个社区、17163个县/村落,开展了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开展义诊等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活动总场次48066次,共有5903家媒体参与了活动报道,惠及7亿余人民。
2015年首届“全民营养周”期间,浙江省疾控中心在全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图为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营养学会供图
弗朗西斯·培根说,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然而,能够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在潜移默化之间,做到让营养与健康的理念飞入千万家,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这其中,“全民营养周”的宣传与推动作用清晰可见。
为什么“全民营养周”能在短时间迅速发展并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
“康以食为健。”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食品营养作为实现国民健康的一项重要基础,一直以来都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将对人民营养状况的关心关怀融入国家战略。
针对新时期人民群众面临的营养健康问题,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
在顶层设计的有力推动下,2017年7月,“全民营养周”作为“推动营养教育科普宣传常态化”的内容之一,被列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上升为国家倡导的全民科普活动,成为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
2019年,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成立,制定《国民营养计划2019年重点工作》,“全民营养周”亦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经过5年的发展,‘全民营养周’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创建了我国营养教育的新格局。”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负责人如是评价。
他向人民网记者介绍:“目前,‘全民营养周’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活动主线:第一是专业团体,以专家为主导,横向联系各地分会积极参与,活跃主战场;第二是医疗机构,以临床营养科为主导、多部门协同,成为科普主力军,覆盖疾病人群;第三是疾控体系,各地疾控中心均参与其中,覆盖社区居民;第四是高校、企业与行业鼎力支持每年科普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了消费者实践活动渠道的多覆盖性;第五是线上传播,加大新闻和科普传播力度,充分发挥文、图、影的传播效果,提高了‘全民营养周’活动的渗透力。”
有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有相关部门与社会力量的合力推进,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声音,充分调动专家、媒体和社会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同步传播正确的营养知识与实践,这正是“全民营养周”活动能够在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根源所在。
每刻:“全民营养周”不只在餐桌
2018年,电影《西虹市首富》的插曲《卡路里》一夜爆红。“拜拜……珍珠奶茶方便面。”“来来……动感单车普拉提,保温杯里泡枸杞。”“燃烧我的卡路里!”一句句充满魔性魅力的歌词成为健身房、KTV、广场舞的必备神曲。
在影院、在商场、在餐厅、在社区、在公园、在医院、在学校、在运动场……如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已经深深植根在人们心中。只要有群众所在的地方,时刻都能够感受到“全民营养周”所带来的影响力。
“全民营养周”的理念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因为它解决的,不仅仅是餐桌上的需求。
在第四届全民营养周的启动仪式上,演员们现场演绎《全民营养歌》MV。中国营养学会供图
2018年5月13日,在第四届“全民营养周”启动仪式上,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首支主题曲《全民营养歌》——《动吃操》。伴随着“膳食平衡,我们要要要”“动吃、懂吃、懂动吃”的欢快优美旋律,活动唱响了“慧吃慧动、健康体重”的宣传口号,号召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坚持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丁钢强表示:“我们还没有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平行列,一些地区还比较贫困,但实际上很多人的身体越来越胖,慢性病已经比较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加强慢性病防控,已经是新时期中国开展健康工作的一件不容迟缓的大事。”
跳出老百姓的“小餐桌”,“全民营养周”所要解决的,其实已经是关系到全民健康的“大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慢性病与营养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各方的合力推动下,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加大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为有效防控慢性病,促进人民健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邯郸市邯山区罗城头街道社区,“马晓云健康小屋”香味弥漫。营养师正在教大家做一人份的晚餐:“1两肉、3两西葫芦、5克干木耳,再加上2克盐、10克油。”伴随着蔬菜在油锅里的刺啦声,十几位中老年人手拿笔本,围着两位穿白大褂、在锅灶间忙碌的营养师,听得津津有味;
合肥市包河区结合包公文化打造了包河、望湖两个健康主题公园,精心设计制作健康步道,将健康理念和文化知识融入公园建设。每到清晨和傍晚,公园内都会迎来大批健身爱好者,他们或健走、或奔跑、或骑行,或打拳、或练剑、或舞蹈,为绿树成荫、环境清幽的公园增添了一派朝气蓬勃的生动景象。
连云港市首个全人群示范体育公园海宁体育公园内,设有标准泳池、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园、健康路径、休闲驿站、健身步道等多个健身场所。无论大人儿童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健身与休闲方式。来源:东方IC
从“健康小屋”“健康食堂”“轻食餐厅”到“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知识一条街”……现在,营养与健康元素无处不在,已经融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大众健康利益为根本,引导食物消费、促进膳食平衡、合理有效运动、防控慢性疾病。如今,营养与健康的教育实践正在得到有效落地,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渴望,更顺应了全民共建共享大健康的时代需求。
2030:人人都是健康生活代言人
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从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健康环境促进等方面综合施策,关注妇幼、中小学生、职业人群以及老年人群等重点人群,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明确提出开展15项专项行动。通过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实现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家庭支持、个人负责的健康中国实践格局。
2019年7月17日,“健康中国行动之合理膳食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张瑞宇摄
在随后召开的“健康中国行动之合理膳食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丁钢强介绍:“‘合理膳食行动’就是要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营养周’‘三减三健’等宣教活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合理膳食行动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和不合理膳食行为,对‘为什么要合理膳食,什么是合理膳食,怎么做才是合理膳食’,分别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要求,特别突出了个人对自己的合理膳食应当负责的理念,呼吁每一位老百姓都要行动起来。”
他强调:“这次的行动是一个长达10多年的行动,要落实、落细、落小,落到每个机关、家庭、学校、单位,要久久为功。”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慢性病与营养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启动了以‘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7年又启动了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的第二阶段行动。”
“在国际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倡导全民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专项行动。中国之所以能做到,离不开16个字——政府推进、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感慨地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规模、有教育意义的统一行动,全社会合力传播普及营养健康知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升健康水平,不断增强“获得感”。
未来,随着健康中国行动在更大范围、更深触角、更多领域持续推进,那时,你将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是一个更加自律向上的社会、一个更加强壮健康的民族、一个14亿中国人个个成为健康生活代言者的中国。(杨迪董童王国菁崔元苑)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