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家长已疯” 媒体:一刀切的减负不得人心

原标题:“南京家长已疯“一刀切的减负不得人心

“南京家长已疯” 媒体:一刀切的减负不得人心

经济观察网评论员言咏当下的中国社会,最矛盾的一个现象莫过于,家长一方面吐槽孩子学业负担重,另一方面,只要教育部门发布减负新政,又必然引起他们的反对。减负是最容易挑起舆论波澜的话题,最近一波争议发生在江浙,一篇《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刷屏,把家长的抓狂描绘至极致,10月30日南京教育局在官微回应文中所涉问题。而此前两天,浙江省教育厅等14部门联合起草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减负33条),也引起强烈反弹。

在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学业负担太重,经常吐槽培训班连轴转分身乏术的情况下,教育部门推出的减负政策却不讨好,问题出在哪里?要知道家长反对减负不是第一次,也必然不是最后一次。

减负一直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近年来也有不少举措,但是,这些政策所导致的结果,几乎无一不与初衷背离。课内负担减了,课外负担重了;学校责任减了,家长责任重了,此消彼长之间,不仅没减负,反而增负。各个政策相叠加,不是合力打组合拳的关系,而是“擦屁股”、“打补丁”:不让校内补课,校外培训班就应运而生,于是又开始查处培训班。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政策效应经历多了,家长自然也不信减负能当真。一个培训班的广告上这么写: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直击了家长的痛点,谁敢真正给孩子减负?于是,学校、家长、孩子联手玩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负担更重,焦虑更甚。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去年谈教育,拿两性关系打了个拙劣的比方,得罪一大片人,但他想表达的本意是对的:“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如果评价体系不变,减负政策就是治标不治本,必然没有好效果,家长反对的,是这样一种减负。

另一方面,单纯做减法、一刀切的减负政策也值得商榷。每一个人的禀赋不同,一部分孩子学得快,另一部分学得慢;一部分孩子学得吃力,另一部分学不过瘾。不能简单粗暴地规定学多少,学多长时间。这样一刀切的减负,是另一种的不因材施教。而只做减法的减负,也容易催生出家长“减负等于制造学渣”的焦虑,学习从来不是轻松的,甚至也不是一味快乐的,那些动辄拿欧美快乐教育说事的,都失之偏颇了,欧美的孩子学习起来并不轻松,没有那么多题海战术,但为了一道作业题泡图书馆查资料也不省力。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真正需要减掉的是什么?需要增加的又是什么?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而言,纯粹为了提高分数的刷题、死记硬背太多,鼓励创造性思维、鼓励思辨能力的部分太少。真正的减负不应该等同于制造学渣,而是在尊重孩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保护他们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前提下去学习。

这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更全方位考虑,不仅从减负层面,也从教育评价体系层面,后者的确能直接有力地影响教育的方向。唯有在正确认识什么是负担的基础上,区别化减负,从治本的层面减负,不以加重家长负担为代价减负,才能满足公众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才能真正减轻焦虑,化解压力,让减负政策得到认可。

责任编辑:张义凌

相关阅读:
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全会提出三条要求 中西部省级电网大面积亏损 中电联建议:调整利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