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企业还需做好这几步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在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国际投资形势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尽管有一些企业把制造基地从中国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但也有更多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
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进程中,中国企业应在价值链的哪个环节开展竞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还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呢?多位企业代表在《论道》栏目中探讨了这些问题。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庞广廉:在这种价值链重构的过程当中,中国企业由于这个成本的增加,有一些企业已经转移到东南亚,但是最近我们在浙江,我最近走访了浙江的40多家企业,好多浙江企业我们去越南、去柬埔寨,去了投资之后,现在两年之后又回来了,因为中国是在联合国规定的所有的工业门类当中是最齐全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业链整个的完整性。
华峰新材料公司董事长尤飞锋:从长期的角度来讲的话,我们进行一些产业转移的话,它必须是一些综合因素的考虑,我们产业上称之为综合的成本。虽然说中低端的产业它必然会向一些综合成本较低的地区去进行转移,但是中高端的一些产业的话,可能还是在靠近资源、靠近一些市场这样的一个因素的影响下,还会在一些产业本地去进行更深入的一些发展。
庞广廉:但是我们现在也必须看到一个趋势,我们整个石化产品的生产重心,的确从西到东来进行转移,现在中国已经占据了整个世界化工生产的39.4%,接近40%的比例。根据巴斯夫新任的CEO所谈到的,我们到2030年,有可能中国化工工业总产值要占据整个世界的半壁江山,到那时候又会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
还有一个就是生产重心,慢慢向原料生产的资源的供给地所集中,你包括这几年,美国易燃油气迅速的升起,正如昨天卡杜里(音)先生所谈到的,最近几年在美国的石化行业总投资规模达到2300亿美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包括我们在座的好多中国企业,现在也纷纷的选择,有可能去到中东去投资,所以现在整个世界市场已经离不开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无论是让外资企业走进中国,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外企业互相合作,这才是未来的王者之道。
尤飞锋:在华峰多年的发展中,也是依靠巴斯夫和科思创在中国的一些技术的引进还有他们在中国的工厂的投入,就给我们在上游资源的原材料的供应上提供了一些非常稳定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华峰通过多年的发展,也通过自己产品的一些突破,也向我们的巴斯夫和科思创去销售我们华峰自己的一些产品。所以说大家在整个的产业链的一个布局上,是一个非常高度的合作和一个跟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各方都是共同发展,并且共享发展的这么一种状态。
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我觉得从科思创或者我本人来说,我们都非常乐见,就是说我们继续扩大开放。
第二个呢,我说这个开放是思想上的开放,这个思想上的开放就是如何把每一个价值链上的这些伙伴做强,我们要尽本土居民或者市民这样的责任,那责任就是说,我们一些好的做法,我们一些可以借鉴的做法,我们愿意跟价值链上的所有伙伴来共同商讨。这个又回到我们公司的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对资源的尊重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资源是大家的、是共有的、是地球的,我们不能随意的去挥霍。
如果我们可以协作起来,大家一块来把这个东西做好,我觉得就非常非常好。作为跨国公司,我们深耕这个市场,我们把我们自己当做本土的市场的时候,我们事实上有这个责任的。我们也愿意尽这个义务,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或者是和政府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霍尼韦尔中国董事长余锋:因为我们霍尼韦尔自己是一家400亿美金销售的公司,1000多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在全球有很大的业务,这么多的业务我们自己有一些经验,我们也有不少的教训,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要在一个市场,要能够持续发展,一定是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一定要借助本地的合作伙伴的优势,所以合作共赢是今后长期的方向。
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创新,不管今后价值链发生怎么变化,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创性的技术,要有深度,我们一定坚信,只有深度,这个企业才会有高度。创新是要花钱的,创新需要持久的投入。
所以我的第三个建议,一定要找管理,我们有一些技术十年前,全世界原创发明,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是0,为什么?不是技术不好,而是价格太高了,成本太高了,我们的成本高于我们中国的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那么怎么办呢?通过管理,把这些技术本地化和本地的供应商合作,把成本大幅度的下降,所以这几个技术,在中国过去几年,是三位数增长,所以像管理要效益,提高效益以后,反馈到我们的研发当中,反馈到我们的创新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