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约谈21家网约车企业 查处非法客运案7275起

原标题:上海约谈21家网约车企业查处非法客运案7275起

新京报讯(记者陈维城)记者获悉,10月29日下午,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联合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等部门集中约谈本市21家网约车平台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累计查处网约车非法客运案件7275起。

上海交通部门表示,部分平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注册审核把控不严;违规派单仍然存在;黑名单预警情况突出;数据接入异常情况时有发生。上海市将严厉查处违法派单行为;加强企业诚信管理;强化联合监管模式;强制履行处罚决定;限期清退查处抄告车辆;限期完善数据接入。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学习借鉴上海市推动网约车规范发展做法经验的通知》(简称《通知》),鼓励各地认真学习借鉴上海经验,强力推动网约车规范发展。

《通知》指出,上海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部署,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通过建立整顿交通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实施《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营运若干规定》等举措,建立监管平台,提升监管效能,探索形成了规范网约车市场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仍有大量不合规网约车被黑名单预警

约谈会上,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通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本市交通执法部门累计查处网约车非法客运案件7275起。今年以来,本市交通执法部门共对10家网约车平台企业立案413件。其中:滴滴214件、美团179件。

上海交通部门表示,从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部分平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注册审核把控不严,未严格落实线下人车查验要求,导致个别车辆“外地注册、上海接单”的现象发生。违规派单仍然存在,部分平台清退的车辆只是在各自平台内低活跃车辆,而对于中高活跃车辆未进行有效清退。

黑名单预警情况突出,据市网约车监管平台黑名单预警统计,仍有大量不合规网约车被黑名单预警,其中滴滴占82%,美团占17%,其余平台占1%。数据接入异常情况时有发生,在日常执法检查中,仍然存在个别订单在网约车监管平台中无法查询的情况。

此外,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本市各网约车平台进博会期间运价报备情况,表示对不执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依法处罚。

上海市发改委要求本市各网约车平台企业在严格执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告》规定的同时,要确保中低档车辆的供应量稳定,禁止诱导或逼迫乘客通过加价等方式叫高档车型。

停止向已被查处抄告车辆派单并予以清退

约谈会上,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表示将继续联合本市公安、通信、网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对本市网约车行业中各市场主体的联合监管。上海市将严厉查处违法派单行为,继续通过线上数据抽查和线下执法检查相结合方式,从严查处网约车平台违法派单行为。同时强化市、区交通执法部门联动,加强对重点监管网约车平台的执法检查力度。

还将加强企业诚信管理,对未经许可擅自在本市从事网约车经营、长期向无网约车资质车辆派单、未按规定全量接入数据的网约车平台,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将充分依托“信用交通”和“信用中国”体系建设,实施失信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管理。

强化联合监管模式。对于被处罚多次仍未整改到位的网约车平台,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门将按照《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规定,联合市通信管理部门正式启动实施下架APP程序、停止互联网服务等措施。

强制履行处罚决定。对于逾期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网约车平台企业,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门将申请属地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限期完善数据接入。2019年11月中下旬,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将继续开展全市性线上数据抽查和线下执法检查,重点围绕市网约车监管平台每日异常车辆和异常驾驶员的预警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对发现未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推送监管信息的网约车平台企业,一律依法从严查处。

此外,上海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限期清退查处抄告车辆,各网约车平台于2019年11月15日前,停止向已被查处抄告车辆派单并予以清退。市网约车监管平台将于2019年11月16日起对相关车辆实施黑名单预警,对发现未履行停派和清退要求的平台,市交通执法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数家网约车平台也公布整改进展。随着上海市对网约车规范化,也必将令网约车进行新一轮整改。上海市要求,针对行业管理部门提出的各项整改和监管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企业必须在APP上向全部驾驶员进行推送。

新京报记者陈维城编辑陈莉校对李立军

相关阅读:
江苏启动“包挂蹲点”机制防治船舶水污染 漂泊与困境:裘帕·拉希莉笔下的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