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点亮扶贫“灯”,乡村振兴梦近了

原标题:点亮扶贫“灯”,乡村振兴梦近了

点亮球场灯光、建广场舞队伍、义务担当足球教练、成为留守儿童们的“孩子王”、引进石斛助力产业兴旺……一件件大事小事,看似寻常却饱含温度。驻村8个月以来,琼山区龙塘镇新民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林斯武,始终用心用情,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当地百姓的乡村振兴梦,更近了。

□本报记者邝晓霞

深入走访了解群众所需

今年2月10日,林斯武带着行囊来到了琼山区龙塘镇新民村,从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变成了新民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天,他和工作队队员们便上门遍访新民村13户贫困户了解情况。接着,他们通过密集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实地考察摸底村里文化室、路灯、道路、水塔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要不是林队长,我现在都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新民村贫困户蒋明文不好意思地说。原来,蒋明文以前的房子被评定为危房,但他本人没有改造意愿。为此,林斯武多次上门走访,宣讲危房改造政策,做足了思想工作,蒋明文终于同意了危房改造。在此期间,林斯武还带领工作队多次到施工现场监督改造进度,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林斯武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多次到贫困户、低保户、残疾户家中了解情况,主动辅导贫困户小孩作业学习,自掏腰包给他们买文具等礼物。“孩子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我在送给他们的笔记本上写下祝福,鼓励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起孩子们,林斯武眼里多了些温柔。

回应期盼丰富文体生活

每天晚上,当新民村排球场亮起灯,大家总会聚集在此开展排球比赛。有时,林斯武也会加入其中。村民们告诉记者,在过去,排球场由于照明设备年久失修,经常不亮。

“看着村民都跑到别村去打排球,打到凌晨2点都舍不得离开,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林斯武说,为此,他积极与派出单位联系沟通,争取到帮扶资金购买排球场照明设备并进行安装,同时修补了球场场地。7月初,排球场照明灯亮起来后,村民都乐开了花。

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文体生活,林斯武鼓励妇女们组建广场舞队伍。刚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站出来跳,林斯武便带起了头。“我一个大男人都跳,你们害羞啥!”见此,大家纷纷加入。今年国庆节前夕,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组织下,新民村办起了自己的文艺晚会,大家其乐融融欢度节日。

“下一步,我们要抓乡村特色项目,让产业持续发展。”林斯武告诉记者,目前村里计划种植约100亩的石斛园,打造红色+绿化+旅游的示范点,让村民们物质精神双丰收。

相关阅读:
海南师范大学两老师 获“海龟勇士”称号 省技师学院面向泰国 启动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