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清:北国粮仓“种”工厂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9日电(记者李建平)春种秋收,33岁的农民马成良今秋“收获”了一个工厂——他参与建设的黑龙江省宝清县玉米燃料乙醇项目近日竣工投产。马成良今年春天将17亩耕地以一年约7000元价格流转后,来这里当起了工人,每月有近4000元收入。
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常被称为“粮仓”,宝清县位于“粮仓”核心区,是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然而,与很多传统农业大县类似,宝清过去一直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原字号、输出性产业发展模式。
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宝清县决定“种”工厂。“我们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等优势禀赋,向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要发展。”宝清县县长徐斌义说。
曾经宝清生产的粮食被汽车或火车输送到南方,如今这些粮食被源源不断运送到宝清县玉米燃料乙醇项目工厂。粮农们只需将装满玉米的卡车送到大型电子秤上,经过称重、检验后,他们一年的劳作就可以变为现金。
黑龙江省万里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志富说,他们的玉米燃料乙醇项目,依托宝清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条,向精深加工下游延伸。
这个总投资9.8亿元的项目,一年可以将92.4万吨玉米转化为30万吨燃料乙醇、27.3万吨酒糟蛋白饲料、300万立方米沼气等,甚至宝清当地生产的全部玉米也无法满足这个“巨无霸”的需求。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浩进认为,要解决制约传统农区产业链条短、营销环节弱、销售价格低等问题,就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
转型中的宝清仅靠包括万里润达公司在内的两个资源精深加工项目拉动,即可实现财政收入翻番。“这相当于再造一个宝清。”宝清县委书记王国强说。
如今,宝清县还拥有了国内一流的滑雪场……生机勃勃的服务业,餐饮、文化、体育消费需求逐年提升。这些精心“种”下的项目工厂,带来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和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