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主要领导到基层被群众认出 市里为啥不知道?

原标题:山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到基层被群众认出,市里为啥不知道?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省的一位县委书记说,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前段时间到省里某市搞了一天调研,晚上住宿的时候被群众认出,市里根本不知道,现在真是不一样了。

今年第9期《秘书工作》杂志刊发调研组《推动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列举了山东前段落实《通知》的一些做法:

山东省的一位县委书记说,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前段时间到省里某市搞了一天调研,晚上住宿的时候被群众认出,市里根本不知道,现在真是不一样了。在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带动下,省市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基层“解剖麻雀式”的调研、不搞层层陪同的蹲点调研等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更多时间被用在了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山东省上半年省委召开的会议、印发的文件分别同比下降50%和38.9%,督查检查考核压减64%。

山东省重点围绕前期已安排部署的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轻基层工作负担10条意见和18项为基层减负重点任务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同时省市县均聚焦基层权责不对等、上级部门“政策打架”等问题,制定出台明晰县乡职责、规范“属地管理”的政策文件,厘清县直部门与乡镇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

山东德州市探索给乡镇(街道)赋权增能,在乡镇(街道)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下放行政执法权最多达66项,让基层政府“既看得见又管得着”。

山东主要领导到基层被群众认出 市里为啥不知道?

省委领导到基层被群众认出,市里为啥不知道?

2017年12月1日,大众日报刊发鲁义文章《提倡不打招呼搞调研》。

提倡不打招呼搞调研

□鲁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摸准实情是前提。不打招呼的调研,更能接地气、查真情,科学决策才有正确的依据,应当大力提倡、成为常态。

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坐在机关办公室里是想不到的。凭经验办事情、靠想当然定政策、拍脑袋作决策肯定要脱离实际,更谈不上指导工作。当前,我们正加快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坚决打赢五场攻坚战,各项工作都到了攻坚爬坡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碰到的“疙瘩”,尤其需要各级干部不打招呼、直奔一线调查研究,在深入实际中作出判断,在加强实践中寻找答案。只有这样,才能把实际情况吃透,把问题症结找准,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不打招呼的调研,是了解工作干得怎样的有效途径,是检验是否真正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还有一个月就进入新的一年,全年工作要收官,各项工作需要盘点,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兑现。有些工作从数据上看是完成了,汇报的也不错,但实际效果怎么样?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基层,到群众家里看一看,坐下来聊一聊,问一问民生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摸一摸被子厚不厚,看一看窗户透不透风?这种不打招呼的调研多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就更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更多了,工作就会更好干了。

真话让人清醒,谎言可致毁灭;前行需要实干,虚幻注定失败。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绝不能搞“盆景”、摆花架子,绝不能怕群众反映问题、怕听到刺耳的声音,这是一种担当、一种胸怀、一种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形成真深入、真调研的风气,时时保持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通道,让这种不打招呼的调研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一种工作常态。

省委领导到基层被群众认出,市里为啥不知道?

今年2月11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要求,领导干部在基层调研,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的方式,掌握第一手情况。各级都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据大众日报报道,省委领导率先垂范,经常不打招呼,轻车简从,深入农村、湖区,进村入户,与村民、党员及县乡干部拉家常,面对面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共同探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对策。

如今,“四不两直”蔚然成风,业已成为全省各级各部门开展督查调研的工作常态。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区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实施管辖 又一省部级“股神”被判刑:内幕交易获利17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