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缓解人与土地矛盾北京继续推进“墓园变公园”
骨灰埋葬点不设置明显墓碑,而是种植绿树鲜花,实现“土地提供养分,绿树分享阴凉”。
新京报讯(记者马瑾倩)“今年以来,北京已完成2500余份骨灰海撒,海撒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昨日(10月24日)召开的2019年北京殡葬工作交流会上,北京市殡葬协会会长王占勇发布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
按照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要力争骨灰生态化安葬达到50%,其中骨灰海撒量达到5000余份。王占勇表示,当前北京墓园存在地少人多、服务标准低等情况,“除了继续发展节地生态葬,还应注意实现‘墓园变公园’的目标”。
所谓“墓园变公园”,即骨灰埋葬点不设置明显墓碑,而是种植绿树鲜花,实现陵园景观环境“公园化”。
2019年北京殡葬工作交流会现场。摄影/新京报记者马瑾倩
北京“地少人多”传统墓葬分布不均
王占勇介绍,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63万人,年死亡人口约为12万人。而从全市地形看,山区面积占62%,平原面积占38%,地少人多,给墓园发展建设带来困难。
据介绍,公墓大致可分为三种,城市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城市公益生态葬及海撒。当前传统墓葬仍呈现“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北京有33个获批经营性公墓,总占地面积11169亩,全市骨灰安置总量116万份,城区集中在八宝山16万份,郊区集中在昌平21万份;有18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总占地面积12626亩,其中顺义114个,占比63%。
王占勇强调,农村公益性公墓(埋葬点)还存在规模小、分布散、标准低等问题。服务设施严重短缺,特别是非法公墓和埋葬点,亟待加大治理力度。
针对目前情况,王占勇建议,放开村级公益性公墓(集中埋葬点)审批权限。“应因地制宜采取多村集中安葬,放开审批权限,区域自治。同时,各区可成立由民政牵头,规划土地、环保、农业、园林等部门协同的综合巡察小组,对公益性墓点空白村和乱建现象进行督查整治。”
墓地环境建设方面,应按照“一园一品”规划要求,每个墓园历史、现状、特点进行科学定位。王占勇介绍,北京市民政局和殡葬协会选聘专家队伍,评审确定了3家公司,利用1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市属各园建设规划和区属墓园示范指导规划。
王占勇认为,应重点对政治性、历史性、文化性较强的人文墓葬痕迹予以抢救,保证具有文化内涵的墓葬“形象完整”。对人物的完整性、景观的缺失和历史痕迹的不足,进行修饰。
2017年3月25日,北京市2017年首次集体自然葬在市属长青园骨灰林基地生态葬纪念广场举行。图/视觉中国
埋葬点不设墓碑种鲜花实现“墓园变公园”
除了传统墓葬,近些年北京还在大力推进生态葬,包含树葬、花坛葬等多种方式。通过使用可降解骨灰盒,将骨灰装盛好后埋入地下,经过半年左右时间即可完成自然降解,使逝者“回归自然”,实现“墓园变公园”。
这一墓葬形式更大的特点是,骨灰埋葬点上不设置明显墓碑,而是种植绿树鲜花,实现“土地提供养分,绿树分享阴凉”的效果。此外,还有景观花盆式碑体,碑体内放入可降解专用骨灰罐,花盆可以插放鲜花、绢花,花盆内侧可刻写逝者姓名及生卒时间,一改曾经碑林遍布的情景。
工作交流会现场还提出了更多设想,例如,随着生态葬陵园景观环境日益“公园化”,甚至可以在陵园内建设更多配套设施,提供更多饮食、休闲类服务,让陵园成为一个家庭祭奠祖先,连接感情的结点,真正实现“有墓不见墓、墓园变公园”。
专家
自然葬符合“入土为安”理念也能缓解人与土地矛盾
北京大学民俗学专业副教授王娟在发言中表示,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古人尚未具有来世观、轮回观。关于死亡,基本抱有“物有始必有终,人有生必有死”的观念。因此,倡导俭葬,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回归传统,崇尚古制,敬畏古制。
“事实上,中国传统殡葬习俗更看重丧礼的仪式,或者说,中国的葬礼更多不是为了死者,而是生者。”王娟认为,通过葬礼的一系列仪式活动,以及穿插其间的饮食、服饰习俗,生者能够强化家族秩序,“至于墓地,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凭吊的地方。”
因此,刘娟十分赞同“自然葬”。她认为,将骨灰放入可降解“骨灰罐”,埋入地下,半年之后,骨灰罐和骨灰一起融入大地,既符合“入土为安”的理念,又缓解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冲突。“还要注重打造殡葬设施的人文环境,提升其园林化发展内涵。”
新京报记者马瑾倩
编辑张畅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