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人大代表问政会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早期特区建设者的逐渐老去,深圳这座最年轻的城市如何“有备而老”,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昨天下午,主题为“推进我市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圳市人大代表电视问政会在市民中心举行,人大代表、政府职能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把脉“老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强调,要在体系建设、政策扶持、行业监管、立法保障等方面作出更多创新,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好更优的养老服务,为全国养老模式打造可供复制的“深圳样本”。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罗莉、副市长黄敏参加会议。
长者食堂要“升级”
截至2018年底,深圳实际管理老年人达114万,预测10年后将翻一番,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人口突然变老,深圳准备好了吗?”李继朝代表首先发问。
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说,近年来,深圳未雨绸缪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当前该局正在编制养老服务中长期规划,努力构建全国领先、具有深圳特色的“1336”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长者食堂是今年我市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的创新举措之一,目前全市已建设129所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可是代表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食堂经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食堂半年多来基本未开伙。
廖远飞坦承,长者食堂推进情况的确不理想。这与食堂的选址、食品的提供标准等都有关系。下一步,民政部门将以问题为导向,推进长者食堂的“升级”,一方面实现线上配餐服务,方便老人;另一方面,鼓励食堂经营者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更多不同价位的配合老人需求的菜式。
公办养老机构将适度放宽门槛
深圳有40多家养老机构,11000多张床位。赵广群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市民们对养老机构“槽点”颇多——公办住不进,民办住不起。更令代表感到意外的是,部分公办养老机构,因为门槛过高,还出现了高空置率,造成巨大资源浪费。比如南山的一家养老机构,有800多张床位,却只住进35人。
廖远飞表示公办养老机构由政府投入、收费标准相对较低,具有兜底保障功能,优先保障低保、失独、重度失能失智等户籍老人。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民政部门将研究实行弹性床位制度,适度放宽公办养老机构门槛,降低空置率。
力争1年内对有需要老人配置紧急呼叫设备
老人独自在家,摔倒了、生病了,怎么办?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加,这个问题让人担忧。张卓颖代表建议,尽快为老人们配置紧急呼叫系统,使得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有效救助。
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表示,该委将联合有关部门继续推进家庭设施适老化改造,尽快建立和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的紧急救助系统,力争1年内对有需要老人配置紧急呼叫设备,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