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发布:彼此印象呈现回暖态势
10月24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开展的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介绍调查总体情况,零点有数数据科技集团董事长袁岳就中方调查情况作了说明,日本言论NPO理事长工藤泰志就日方调查进行了说明。
第15届中日民意调查新闻发布会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廖婧雯图
调查报告显示,两国受访者对进一步加深中日关系,尤其是加深中日两国国际合作和民间交往抱有较高期待。不过,尽管中日双方多项数据均呈现持续好转,但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仍不牢固,相对于中方民众对日本的态度,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仍然较低。
多项调查数据出现好转
2019年,通过中日两国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中日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今年6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大阪时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中日双方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达成了十点共识。
高岸明介绍说,从今年中日公众调查结果来看,中日双方的多项调查数据持续好转,中日双方对对方国的印象和对对方国的看法继续保持了回暖的态势。
根据调查数据,中日两国受访者中对对方国家态度好转的人数正持续增加。其中,中国受访者对日本持有“印象较好(或相对较好)”的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为45.9%(去年为42.2%),日方对华态度也出现了一定的好转,达到15%(去年为13.1%),同样为近年最高,但从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公众对华好感度仍然相对较低。
在如何看待当前的中日关系方面,34.3%的中方受访者认为“好(或比较好)”,比去年的30.3%有所增加;8.5%的日方受访者认为“好(或比较好)”,同样比去年的7.2%有所增加。但从数据比较来看,中日两国公众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仍然具有较大差距。
高岸明介绍说,虽然中日受访者对对方国的态度继续保持了回暖的态势,但改善的幅度并不大,特别是和去年的较大幅度改善相比,显示出中日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仍然不牢固,敏感问题仍然突出。
此外,在军事冲突方面,高岸明介绍成,两国公众受访者对因领土争端引发军事冲突的担忧有所下降。在民间交流方面,两国受访者也均认可其重要性,其中中国公众更加重视“媒体交流”,日本更为重视“文化交流”。
高岸明强调,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两国受访者认为增加政府互信是进一步加强中日关系最有效的方法。两国受访者还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具有高度共识。
日本年轻人普遍太“宅”
对于调查中表现出的中国受访者对日好感度高于日方受访者对华态度的数据,工藤泰志介绍称,一方面从访问对方国家人数看,近年来中国访问日本人数显著增加,但日本访问中国的人数并不多。双方对于访问对方国家的意识落差较大。随着近年访问日本的中国人数增多,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好感度增加的原因在于亲身体验过日本社会,对日本经济、环境等抱有较好印象。
然而,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都来自于日本媒体,尤其是日本电视台对华报道和互联网的影响。零点有数数据科技集团董事长袁岳就此也表示,日本媒体对华报道内容选择上偏向负面新闻较多,例如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等较为正面的新闻内容选择报道较少。
据此前日本观光局调查显示,日本2018年海外旅行人数为1895.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4.9%。日本媒体认为,这是一个极其低的数值。有日本专家曾指出,如今的年轻人欠缺对海外国家的兴趣,甚至相对于欧美国家,日本年轻人对中国的兴趣更少。
日本言论NPO理事长工藤泰志
工藤泰志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日本年轻人来中国旅游比例下降的原因在于年轻人不愿意出过门,更喜欢“宅”在日本。过去日本人喜欢来中国留学,而如今却越来越少,想来中国做义工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少。
工藤泰志解释道,与其说中国对日本年轻人的吸引力减少,不如说是日本年轻人本身不愿出过门。
工藤泰志指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中日双方缺少为年轻人提供交流的平台,在建立互相了解的基石方面努力仍不够。“因此,我觉得中日双方应该建立一些项目,比如对日本年轻人来中国旅游的费用减半,创建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平台或者组织,让双方能够进行对话。”工藤泰志对澎湃新新闻建议道。
工藤泰志进一步指出,中日双方不能置现状于不顾,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或可出现意见领袖引领相互了解的潮流,如可以从上海这座城市着手,因为从调查显示日本人对上海好感度十分高。
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关系舆论调查”自2005年首次实施以来,已成为反映中日两国民意、增进互相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第15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于2019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中日两国间同步进行。中方调查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持,中国零点有数数据科技公司实施完成,日本由言论NPO组织实施。
责任编辑:闫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