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沂水县 用一场“追思会”和逝者道别

原标题:沂水县用一场“追思会”和逝者道别

新京报讯(记者王纪辛)在农村,红白喜事是“本家”展示经济实力、道德水准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在丧事的操办上,举办规模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尽孝”的程度。近日,新京报记者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采访时了解到,殡葬服务作为公益产品,已纳入沂水政府公共服务范畴,当地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办好逝者“身后事”,同时,为了增强仪式感,从村到县,都会由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追思会”,用这种形式取代了纸扎乐队流水席等铺张浪费的陋习,这样做既是对逝者的尊重,又为生者“挣”足了面子,受到当地百姓的认同。

沂水县 用一场“追思会”和逝者道别

沂水殡葬改革实现了惠民殡葬全链条覆盖城乡居民。受访者供图

推行殡葬改革办好“身后事”

农村70%-80%的陈规陋习就集中在殡葬环节,“以前办个丧事,需要三到七天时间,花费普遍在两三万元。”这是临沂市办丧事的基本标准,不少乡镇村民都暗自叹息“死不起。”薄养厚葬、装棺再葬、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等现象屡见不鲜,既浪费了土地和木材,也耗尽了财力和精力,“有的人为了办一场所谓体面的葬礼耗尽了家财,甚至负债累累。”

临沂市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县级行政区划面积中列第二位。沂水历史悠久,秦代即在此设县,公元596年定名为沂水县。沂水县同时还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是“红嫂”的故乡、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

“2017年5月10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日子可能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对于117万沂水人来说,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沂水县委书记薛峰在他的署名文章里写道。“正是在这一天,一场殡葬改革大幕在2434平方公里的沂水大地上全面拉开。”

这项改革的第一步,是实行“全免费”的殡葬服务,把逝者“入土为安”的全部费用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面向城乡所有居民全部免费。

有数据统计,这项改革,为沂水县每户家庭平均减负2.5万元左右,节约土地600多亩、节地率90%以上,节省木材2万多方,实现了惠民殡葬全链条覆盖城乡居民。

为了把好事办好,沂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为主”“三不准”“三严禁”。即以正面引导为主、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攻心说理为主;不准强制、不准一刀切、不准搞平坟运动;严禁制作和使用大棺材、严禁在基本农田修坟建墓、严禁个人和集体租售土地作为墓地。

据沂水县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县109处镇级公益性公墓和1处县级公益性公墓,均按照小乡镇2处,中等乡镇3处,大乡镇4处,对地形狭长或面积较大的乡镇,可增加1到2处的原则。从选址、确定到建设不仅充分利用荒山、荒滩,不占用基本农田,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

沂水县 用一场“追思会”和逝者道别

东跋山公墓,墓穴按照入土为安的民俗传统设计建造。受访者供图

在东跋山公墓,记者看到,松柏之间,是一块块汉白玉卧碑。沂水县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石碑和墓穴之间是30厘米厚的土层,“这是遵循了‘入土为安’的民俗传统设计建造的。”让村民参与选址、命名、建设,每个环节都有村民参与的身影,为以后村民将先人迁入公墓打下良好基础。

在推行殡葬改革之初,沂水县政府也曾反复揣摩,比如,公墓建好了没人进怎么办,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甚至恶性事件怎么办,万一改革不成功造成了恶劣影响被炒作怎么办,等等。“几乎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我们也制定了相应预案。”沂水县委书记薛峰说。

简洁而不失温暖的追思会

殡葬改革一直是基层农村干部心中“天下第一难”的问题。

在当地,老人去世后,首先要到各亲戚家去“报丧”,发孝布、发头巾,亲戚赶来“吊丧”,一来一往少说也要三、五天,对于办丧事,农村还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人要风光吹加唱,稻要风光耘加耥”,因此乐队宴席是必不可少的。曾经回农村老家参加过丧事的张京融告诉记者,哭丧的场面让人惊叹,但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吃流水席,“要不是亲戚有言在先,嘱咐和我同桌的人‘不许抢菜’,否则按照当地的做法,都是直接端起盘子,把饭菜倒进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里,装走了。”这样的丧事现场已经没有对逝者的哀思,只是流于形式。

2017年推行“惠民礼葬”以来,沂水百姓普遍认为政府主导殡葬方式好于过去,一位在院东头镇开寿衣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实行新的殡葬方式后,他店里也不再卖大件纸活了,当地人主要买买纸元宝、纸钱等祭祀用品,寿衣店老板告诉记者,“对于公墓安葬,大部分村民都很支持,只有个别离公墓比较远的村子会觉得不如以前方便。”

为了让这项改革暖人心,在“惠民礼葬”的基础上,沂水县顺应乡风民俗,增加仪式感,用举办“追思会”和逝者道别。

2018年7月,沂水县推广“播放哀乐、宣读逝者生平、鞠躬告别”的“追思会”模式,群众丧礼由乡镇工作人员主持,村两委干部宣读逝者生平,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全程为逝者家庭做好服务。“群众丧礼政府办,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对逝者亲属的安慰,简洁又不失温暖的追思会,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被群众广泛接受和认可。”沂水县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惠民礼葬”推行两年来,沂水县新去世人员全部进入公墓安葬,彻底杜绝了散埋乱葬,从根本上实现了绿色殡葬。沂水殡葬改革已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写入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新京报记者王纪辛编辑唐峥

校对李世辉

相关阅读:
全球行业精英共话合作 助力山西氢能产业发展 “身处官场同流不合污”的他卸任中铝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