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川市审批局做好做好“减、放、并、转、调”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原标题:银川市审批局做好做好“减、放、并、转、调”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银川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决策部署,做好“减、放、并、转、调”五大文章,为银川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

“减”——减掉了合同备案、资金证明、工伤保险缴费凭证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31项要件材料,以事中事后监管代替前置审查。取消小型工业类社会投资项目施工临时用电的申请环节,结合项目所在园区管网规划,主动服务企业,一次性办理施工期间用电接入方案,为企业减负,为项目增效。

“放”——严格贯彻落实自治区“让企业的事园区办、园区的事园内办”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银川市开发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银政发﹝2018﹞217号)文件精神,按照“全链条”带标准,分两批将市级承办的43个审批事项下放或委托辖区、园区办理。

“并”——大力推进并联审批,提升企业体验感。推行多评合一和区域评,有效解决了专项评估门类多、串联办、耗时长、收费高等问题。推行多验合一,工程验收时限由过去3个月左右优化到1个月左右。推行多审合一,由多次审多部门审改变为一次审一次办,大幅压减企业审图成本,平均每个项目减少费用5万元左右。推行多测合一,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有效破解了多次测企业重复缴费的顽疾。

“转”——转变管理方式,制定政府内部协作事项目录,将国家安全事项、园林绿地指标、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事项、河道管理、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文物保护、电力保护、通信管理等16项审查事项调整为内部协作事项,由自然资源部门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明确程序和时限,协办部门和单位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进一步规范了意见征集规则,减少了企业多头跑路现象。

“调”——建立完善制度设计,将环境影响评价、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调整到开工前完成即可;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成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用地预审意见可作为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相关阅读:
2021世俱杯在中国8个城市举行,亚洲球队占3席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调研报告:有单位随意变卖国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