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于中国探月雄心 境外媒体是这么评价的

原标题:关于中国探月雄心,境外媒体是这么评价的

12年前的这一天,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于当年11月5日进入环月轨道,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12年来,中国对月球探索的脚本没有停止,而《参考消息》也成为这一光辉历程的见证者。

关于中国探月雄心 境外媒体是这么评价的

从《参考消息》当年的报道中就不难看出,中国探月迈出的第一步就引爆了境外舆论场。

当时的埃菲社称,嫦娥一号的发射意味着中国探月计划第一阶段的开始。

法新社则称,这是中国实现载人登月计划前的一个重要步骤。这被视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崛起的一个标志。

路透社认为,这成为中国改革的又一座里程碑。媒体称这颗以神话中的女神命名的卫星是其国力日盛的表现。

▲资料图片:2007年11月28日,一队小学生在北京天文馆内观看中国绕月探测嫦娥一号卫星模型。(新华社)

▲资料图片:2007年11月28日,一队小学生在北京天文馆内观看中国绕月探测嫦娥一号卫星模型。(新华社)

此后,中国探月的脚步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并于12月14日在月面成功软着陆。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成功发射。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与巡视探测,境外舆论再次沸腾。

《俄罗斯报》网站当时报道称,包括登月在内的中国太空计划正在迅猛提速。2019年1月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1959年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传回月球背面的照片。1968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8号从月球背面上空飞过。但在中国之前从没有国家在月球背面完成过软着陆。只有中国人做到了深入没有人类和技术设备踏足过的月球背面。

同时,玉兔二号(嫦娥四号月球车)还发现了“惊喜”。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报道,中国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种颜色非同寻常的“凝胶状”物质。执行任务的科学家尚未就这种有色物质的性质提供任何消息,但报道称,外界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种物质是陨石撞击月球表面时产生的熔化的玻璃。

除此,玉兔二号还终结了60年的月幔之谜。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科学家一直猜测月球的月壳下有一层月幔,就像地球一样。但是,包括美国探月任务在内,60年来的月球探测都未能提供证据。

在2019年5月的英国《自然》周刊上发表了嫦娥四号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称,在1月3日开展着月任务时,玉兔二号在月壤中发现了橄榄石。正如地球的地幔一样,这种绿色的矿物通常可在地下深处发现。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法国天体物理学与行星学研究所的帕特里克·皮内称,这个探测结果“令人兴奋”,并表示该发现“可能对描述月幔的成分有着重大影响”。

他还说:“最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分析月球背面的地质构成,增进我们对月球构成以及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月壳不对称的了解,并为未来采集样本的行动做了准备。”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右图: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对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像。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右图: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对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像。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2019年恰好是人类登月50周年,中国在探月方面的成绩无疑令世界刮目相看。

“50年前,执行阿波罗11号任务的宇航员成为首批登上月球的人类时,中国还连一颗卫星都没发射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2019年7月报道称,中国落在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后面,2003年才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比美国晚了40多年。“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日益富裕和强大,其航空航天计划提速了。”

“中国比别的国家都要大,他们的人更多,工程师更多,科学家也更多。”奥必滔盖特韦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布莱恩·柯西奥表示,“这就是说,如果他们不断做到越来越好,那可能就会在某个时间点成为主导力量。那是早晚的事”。

德国《世界报》网站2019年1月文章称,这始终是一个信号:中国人现在处于宇宙的最前沿,而不仅仅是地球上。“中国回到了过去曾经拥有的地位;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到达全球经济之巅。”

值得一提的是,当境外媒体热议中国探月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太空竞赛时,中国则对国际合作敞开了大门。

拉美社2019年7月报道称,中国正在推动太空探索领域的国际合作,并邀请其他国家加入其让人类重返月球的计划。据悉,许多国家已经正式加入中国的探月计划。

正如当年欧洲公认的中国航天问题权威专家菲利普·库埃所说:“中国的嫦娥计划将把全世界的探月研究引向一个新高潮。”

▲资料图片:2018年7月8日,北京,参观者在观看“月球博物馆”特展中的月球模型。(新华社)

▲资料图片:2018年7月8日,北京,参观者在观看“月球博物馆”特展中的月球模型。(新华社)

责任编辑:吴金明

相关阅读:
安排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 我省将遴选和公开选拔员额法官30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