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把握教师惩戒边界?专家称惩戒不是老师消气的手段

原标题:如何把握教师惩戒边界?专家称惩戒不是老师消气的手段

新京报快讯(记者冯琪)老师是否有惩戒权?应如何行使?惩戒边界在哪?10月23日,由新京报主办的新时代师德风范论坛首场主题对话环节,嘉宾们就教师惩戒权的行使边界等话题进行探讨。

今年8月1日,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大会上,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我国教育惩戒权细则近期将出台;9月24日,广东省教育厅率先明确对学生的违规行为允许老师罚站、罚跑。

据悉,本次论坛参与对话的嘉宾包括,教育部教师司师德管理处副处长朱晨光、曾支教西藏的清华附小教师韩冬、丰台二中副校长彭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家长代表马晓燕。

如何把握教师惩戒边界?专家称惩戒不是老师消气的手段

丰台二中副校长彭宏

惩戒是促进良善的行为

“惩戒”和“体罚”两个概念经常被提及,二者如何区分?

彭宏认为,“惩戒”包括两层含义,即惩和戒。惩是对孩子过错处理的一种手段,要实现的目的实际上是戒,防止以后孩子再出现相同的错误。而“体罚”是惩的手段之一,是我们现在不提倡的一种手段。二者最后都要实现教育目的。

在朱晨光看来,教育惩戒是通过惩戒来帮助学生达到改过向上向好的过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惩戒要科学合理实施,遵循合法、必要、适度、公正等原则,避免体罚学生的禁止行为。

作为家长代表,马晓燕认为,只要老师是从爱的角度出发,是支持老师敢于对学生进行惩戒的。让学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从小有规则意识、法律意识。

如何把握教师惩戒边界?专家称惩戒不是老师消气的手段

教育部教师司师德管理处副处长朱晨光

惩戒目的不是让学生向老师低头

“惩戒是分层次的。”朱晨光表示,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行为采取不同层次的惩戒。

现实中,不少老师因学生管理问题而困惑。曾有新闻报道,不少老师采取重复性抄写古诗词、课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惩戒;新京报还曾接到家长爆料,一所中学老师因几个学生没有在新发放的练习册写名字,就要求全班同学抄写这几个同学的名字500遍。

朱晨光认为,这个例子中带有个人情绪的,属于体罚。“不要因为一个学生去处罚全体学生,这不是非常善意的出发点。马晓燕称,作为家长,抄写古诗词等与正常教学进度有关的内容还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无意义的重复性抄写。

“罚抄名字这种形式是一种愚蠢的形式,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还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彭宏曾有过班主任经历,她认为,教师实施惩戒一定要考虑每一个孩子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

在韩冬看来,惩戒应该是对事不对人,不能把惩戒当成老师消气的一种手段。制定惩戒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向老师低头,应该是让学生向规则低头。

如何把握教师惩戒边界?专家称惩戒不是老师消气的手段

曾支教西藏的清华附小教师韩冬

教师处理学生问题应“慢半拍”

在惩戒之外,有哪些更好的管理学生的教育手段?韩冬介绍了自己的一个经验,在一线教书的老师们,所有的事情要“慢半拍“,要延迟判断。

对于初高中学生,彭宏认为,一种比惩戒更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建班时,也提出一个集体共同目标。这样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可以把目标拿出来,如果有的孩子确实破坏了集体目标的形成,以此来约束孩子,让孩子进行反思。

“作为老师,爱心、耐心、恒心、信心都特别重要”。彭宏表示,学生出问题是正常的,作为教师所有的事情想在前面,仔细观察,预测到学生可能会犯什么错误,尤其是触碰底线的东西要事先进行提示。预防比惩戒还要好一些。

新京报记者冯琪校对危卓

相关阅读:
北京开始征集2020年度市政府重点工程 云南2名扶贫干部工作途中失踪:所驾车辆坠入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