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资委:2000户“僵尸企业”处置率超过95%

原标题:国资委:2000户“僵尸企业”处置率超过95%

除了推进“处僵治困”三年计划完成,国资委也在梳理目前中央企业中的一些亏损企业,采取综合方式尽快让企业理顺经营,保证正常的、可持续的经营。

新京报讯(记者顾志娟)10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处置僵尸企业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举措。国资委曾经制定处置“僵尸企业”三年工作计划,当时梳理出约2000户“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计划用三年时间解决。到目前为止,“僵尸”和特困企业处置率已经超过95%,接近完成。

彭华岗还表示,“僵尸企业”主要是一些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生产产能较为落后的企业,如果能靠加强管理、深化改革让它发展起来,可能会解决很多的问题。所以,处置“僵尸企业”主要是采取各种综合性的措施,部分是通过司法程序破产、关停;部分是通过兼并重组,发挥一些优势企业的作用;还有一部分是在改革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加强管理、重组整合,使这些企业实现脱困得到更好的发展。

彭华岗还表示,除了推进“处僵治困”三年计划完成,国资委也在梳理目前中央企业中的一些亏损企业,采取综合方式尽快让企业理顺经营,保证正常的、可持续的经营。如果再出现“僵尸企业”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职工如何安置?彭华岗称,“僵尸企业”处置以后的职工安置大体上有三种方式:一是按照劳动合同法,职工转岗以后给予必要的补偿,由政府和企业来共同推动;二是有些企业采取提前退休的方式,在职工正式退休之前提供必要的费用;三是一些企业对职工加强培训,让其转到其他企业和其他岗位。在处置过程中职工安置问题得到了平稳处理,基本没有出现群体性上访事件。

新京报记者顾志娟编辑王进雨校对李立军

相关阅读:
商务部:中美双方工作层正就协议具体文本磋商 农业农村部:因中美经贸摩擦 自美进口大豆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