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部分小区已不需志愿者值守!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有成效

原标题:部分小区已不需志愿者值守!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有成效

摘要: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去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80%。

部分小区已不需志愿者值守!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有成效

上海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已有四个月,目前实施效果如何?今天,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生活垃圾末端处置情况,市绿化市容局有关人士向代表介绍了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7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整体成效好于预期。”该负责人表示。

首先,居民参与积极性远超预期。《条例》实施掀起了本市垃圾分类工作热潮,广大市民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上海发布的垃圾分类知识查询量已达2000多万人次;居民普遍参与日常垃圾分类,部分居住区的居民习惯养成良好,已不需要志愿者值守;以居民自觉参与为重要评价标准的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快速提高,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去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80%。

其次,分类实效提升远超预期。至9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5600余吨/日(指标量:高于3299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5倍;湿垃圾分出量达9000余吨/日(指标量:高于552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130%;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低于15275吨/日(指标量:低于21000吨/日),较2018年底减少26%;有害垃圾分出量0.62吨/日,较2018年增长5倍。

在分类投放环节,按照《行动计划》提出要落实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分类容器和垃圾箱房改造要求,大力推进源头分类投放点改造,截至9月底,已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全市投放点改造基本完成,配套建设可回收服务点12732多个,提前超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8000个目标,完成了4万余只道路废物箱标识更新。目前全市普遍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制度,部分社区因地制宜,通过设置误时投放点、增加投放时间段等措施,满足“996”以外人员投放需求,如浦东新区、宝山区在部分区域试行贴码式实名垃圾投放方式,探索定时定点模式以外时间段分类投放的监督管理问题,如浦兴路街道、大场镇等街镇通过该方式实现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特定人群参与度。实效提升快,居民获得感强,助力了分类习惯的养成,部分分类实效好的居住区居民习惯养成良好,已不需要志愿者值守。如长宁区、闵行区紧紧依靠基层治理创新,推进定时定点,如程家桥街道、浦锦街道等街镇严格执行“双定”,促进了居民习惯养成。

在分类收运环节,按照《行动计划》提出要落实分类驳运责任,配置分类收运车辆、改造中转设施,重构可回收物专项收运系统和建立分类运输双向监督系统要求。截至9月底,全市配置及涂装1337辆湿垃圾车。为解决分类后湿垃圾运输滴漏问题,今年全市各区又更新采购200余辆新型湿垃圾运输车、3084辆干垃圾车、86辆有害垃圾车以及192辆可回收物回收车,有力保障了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实现分类收运。两网融合“点站场”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全市累计建成可回收物中转站170个,全面实现了分类垃圾的收集转运需求。

在分类处理环节,分类处置利用能力稳步提升。《全程体系建设方案》规划建设的16座末端处置设施,8座湿垃圾项目中,闵行已建成,老港、松江、浦东、嘉定、金山项目已开工,2020年底前陆续建成;宝山项目计划年底开工,普陀项目方案正在制定中。8座干垃圾项目中,老港焚烧二期、综合填埋场二期已建成;上海天马二期、金山二期、崇明二期、浦东海滨项目已开工,计划2021年三季度前陆续建成;奉贤项目计划10月底开工、宝山项目计划年底开工,2021年底前建成。目前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达到2.435万吨/日。生活垃圾处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进一步减少,已从2018年填埋占比50%以上下降至今年9月的30%以下。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相关阅读:
好玩丨周末学做“扎燕风筝” 溯源古老“京音乐” 浦东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 优质项目最高可获5000万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