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莞对口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超80万人受惠

原标题:东莞对口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超80万人受惠

东莞对口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超80万人受惠

■东莞昭通两地动员昭通劳动力来莞就业市经协办供图

48岁的残疾人王凤龙,去年10月份从昭通来到东莞,进入一家工厂打工,成为东莞、昭通两地劳务协作的受益者。3年多来,像他这样通过转移就业到广东务工的昭通人达2.49万人次。

2016年8月,东莞对口帮扶昭通6县(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3年多来,东莞派驻干部,投入资金,付出真情,坚持“昭通所需,东莞所能”,帮扶昭通建设基础项目,发展产业,开展就业、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协作。截至目前,一系列有效的扶贫措施直接惠及昭通贫困人口超4.8万人,受益覆盖人口超80万人。

扶贫协作

全市多个镇街部门齐参与

昭通市下辖1区10县,人口582.95万人,2015年末,昭通有111.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居云南省第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安排,2016年8月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由东莞、中山对口帮扶昭通。东莞6个镇街结对昭通市昭阳区、巧家县、鲁甸县、彝良县、威信县和镇雄县6县(区),发动各界合力,携手数十万昭通贫困人口决胜脱贫攻坚。

2016年10月,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正式入驻昭通。10月22日,东莞、昭通签署“1+8”扶贫协作协议,即1个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两地包括组织、发改(经信)、教育、人社、农业、卫生计生、扶贫、旅游等8个市级职能部门形成结对帮扶协作关系,在示范点建设、干部人才交流、产业协作、教育协作、劳务培训与输出、农业协作、医疗卫生协作、旅游协作等8个领域同步推进交流协作拔除“穷”根。

三年多来,东莞投入帮扶资金,在昭通修桥铺路、引水建房,构筑产业、带动增收,输出劳务、支援人才……东莞参与帮扶的街镇和部门不断增加,从6个增至22个,协作部门也由“1+8”,扩容到如今的“1+N”。东莞常驻昭通的扶贫干部,从最初的6人升至18人,还有一批支医支教的老师医生。

转移就业

残障人士也能在莞务工

王凤龙是昭通市镇雄县木卓镇村民,一家7口人中他是唯一在外打工赚钱的。2017年,他在务工时受伤,右手小臂被截肢。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教育扶贫政策,他的3个孩子能够继续上学。此时,自强的王凤龙觉得,不能光靠政策救济。他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

他想就业的愿望,在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下实现了。木卓镇对接东莞扶贫小组,与东莞力辉电机有限公司达成残疾人就业合作协议,启动针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王凤龙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免费培训。去年10月,王凤龙和另外6名残疾人坐上免费大巴来到东莞进厂上班。“工作环境很好,政府还派人驻厂给我们提供方便。”他说。

在东莞,和王凤龙一样经过岗前培训实现就业的昭通人超过2万人,他们都是东莞、昭通两地劳务协作的受益者。两地政府精准对接、精准组织、精准落地实现稳岗协同,搭建起了昭通劳动力与东莞用工企业之间的稳固桥梁。这条“两地共赢”的劳务协作扶贫新路子,既为昭通输出劳务,助力数千家庭增收脱贫,也能一定程度缓解东莞企业的用工需求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三年多来,劳务协作累计帮助昭通贫困人口转移就业5.88万人次,其中转移到广东就业2.49万人次,帮助就近就业2.58万人次。

教育合作

4000名昭通学生来莞读职校

在昭通,每年新增初中毕业生9万余人,其中有一半左右无法升入高一级学校,他们流入社会后,就业和收入普遍不理想。对此,东莞、昭通经过协商,决定由公办职业学校招收昭通户籍初中毕业生,在东莞就读3年。2017年至2019年,分别招录学生1450名、1181名、1766名,再加上清溪中德教育等一批爱心教育企业的加入,东莞共招录了4000名昭通籍学生,其中贫困生3400多人。这一招生规模,在东莞对口帮扶的地区中数量最多。

这个被称为“0+3”模式的教育协作模式,有力促进昭通农村青年融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让他们依靠技能顺利完成从农村贫困人口到城市产业工人的转变,从根源上阻止了新生贫困,隔断了代际贫困。

在开创职业教育扶贫之路上,东莞各相关院校配强师资队伍,开展专业通识教育,为昭通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工作岗位等。东莞也积极落实中职教育资助政策,来莞就读的昭通学生均免费入读,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年2000元的中职国家助学金。此外,东莞还免除了昭通学生的住宿费和书本费,对公办中职学校就读的昭通学生,按每生每年12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等生活补助。

他们毕业后,推荐在当地就业。这对缺技术工、普工的珠三角城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他们的就业,也能让他们的家庭实现脱贫。

产业支撑

134个项目带动1万人次脱贫

如果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那么产业则是脱贫之基。被誉为“苹果之乡”的洒渔镇,苹果种植面积达10.4万亩,年总产量达30万吨。但因为市场化程度低,群众难以在苹果种植中增收致富。

东莞对口帮扶昭通以来,坚持“真扶贫”与“扶真贫”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推动建立以“党建+电商+市场”为主,打开了一条产业与市场对接帮扶的路子,多次组织东莞客商到洒渔镇开展实地推介活动,组织苹果种植大户考察对接及组织客商洽谈交流等,帮助搭建苹果销售平台,拓展洒渔苹果的销售渠道,3年来实现消费采购2.56亿元。

在巧家县,由广东温氏集团与巧家教投公司合作总投资约3.1亿元建成的生猪养殖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一个养猪场每年回报33.6万元为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增收;在镇雄县庙山村,当地成立合作社,种植东莞市金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的“金童玉女”圣女果,收成后如当地销售不理想,金峰公司进行保底收购,种植期间金峰公司还提供技术指导;在昭阳工业园区东莞华坚集团鞋业、立时电子有限公司、和亿日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加工生产项目已成功落地……

统计数据表明,连续三年,东莞为昭通累计引进企业项目134个(含增资扩产项目),实际投资15.9亿元,带动贫困人口脱贫1万多人次;实现消费采购2.56亿元,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5万多人次。

社会帮扶

各界齐出力助力脱贫攻坚

三年来,东莞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全市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企业以及22个镇街组织商会、行业协会、村集体到昭通进行结对帮扶,深入了解昭通贫困村和建档立卡户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社会帮扶力量和社会参与面。仅2018年,我市社会各界累计向昭通捐款捐物1.52亿元,其中捐赠资金4116.55万元,捐赠物资11170.16万元。

东莞主动引导社会帮扶投向深度贫困村,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民生难题,同时,引导社会捐赠投向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如帮助建设种植大棚等农田水利设施,探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其中,市国资委组织6家国有企业捐资3000万元,在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搬迁点援建一所小学;市工商联组织全市32个镇街的商会和3家企业结对帮扶昭通的35个贫困村,捐赠援助资金175万元;莞商联合会发动5位东莞企业家和8家东莞企业捐赠1000万元,在昭通市支援建设鲁甸县照壁小学;东莞巴士公司向昭通捐赠200台价值1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进一步覆盖深度贫困村,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市民政局组织市社会组织事务中心等单位及组织,通过发动市内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及各镇街(园区)社会事务局(慈善会、慈善基金会)参与支持帮扶昭通市的威信县残疾青少年儿童帮扶项目、彝良县中心敬老院改造项目及“爱心昭通”衣物捐赠活动。今年截至10月14日,共收到认捐慈善资金60.2万元,其中社会组织50.6万元,慈善衣被等物资1.6万余件。

记者林朝丰通讯员经协宣/文

相关阅读:
东莞市政协开展“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专题视察 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兴旺强化共识凝聚力量——省政协主席集体视察“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