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北封停景区玻璃栈道之后

原标题:河北封停景区玻璃栈道之后

去年三月以来,河北省内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停运。在玻璃栈道项目“没有建设标准,没有验收依据,没有监管主体”的尴尬现实下,景区负责人、景区协会领导和玻璃栈道建设企业均表示,他们都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相关建设标准,明确监管主体。

10月1日,国庆长假第一天,号称建有“世界最长玻璃吊桥”的石家庄平山县红崖谷景区没有开放玻璃吊桥。

下午五点半,平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两名在景区“蹲点”的工作人员“照常下班”。县政府要求他们,国庆期间,对吊桥的监管要继续加强,每日不断。

让平山县政府神经紧绷的是从去年开始的一场整改风暴。

去年三月以来,河北省多部门频繁发文,要求加强玻璃栈道类“高风险项目”(含玻璃栈道、玻璃吊桥、玻璃滑道、玻璃观景台等旅游设施)安全整治,并提出“四个一律”,即新建玻璃栈桥类项目一律停止核准备案;在建项目一律停建;未营业项目一律暂停开业;已营业项目一律停业整顿。

由此,省内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停运。

整改风暴持续至今已一年半,建有玻璃栈道类设施的景区损失惨重,叫苦不迭。

记者多方了解到,整改风暴迟迟不见收尾背后,是河北省乃至全国都对玻璃栈道类项目“没有建设标准,没有验收依据,没有监管主体”的尴尬现实,而在国家层面未对此类项目明确监管标准和监管主体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则多选择“敬而远之”。

数位景区负责人、景区协会领导和玻璃栈道建设企业均表示,他们都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相关建设标准,明确监管主体。

“长期放任自流,无主管部门,对企业不利,对游客安全也是一种漠视。”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王凤武表示。

世界最长玻璃吊桥之困

河北封停景区玻璃栈道之后

暂停使用的红崖谷玻璃吊桥。新京报记者张胜坡摄

2017年12月24日,红崖谷景区对外开放了一条“全长488米,宽4米,桥面与地面垂直落差约218米”的玻璃吊桥,据景区介绍,红崖谷玻璃吊桥刷新了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创下的世界纪录,堪称目前“世界最长、跨径最大的悬空式玻璃吊桥”。

9月26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玻璃桥位于一座U形山谷内,桥梁从西北至东南方向跨越谷口,连接两侧山脊。桥面由上千块4cm厚的钢化夹胶玻璃铺砌而成,桥面两侧路段的玻璃呈阶梯状分布,中间路段由玻璃平铺而成。

“阶梯状设计是为了让游客过桥时主动往下看,增加游客的刺激感”,一位景区负责人介绍。

一时间,红崖谷景区风光无两。多家媒体对这家中国华北地区普通旅游度假景区创下的世界纪录进行了报道;景区日游客量高峰时达5000多人,而此前,“由于景区缺乏引发游客兴趣的旅游产品,日游客量只有千人左右”。

该景区由河北民营企业白鹿集团开发建设。白鹿集团董事长杨明华告诉记者,去年3月20日左右,红崖谷景区接待了一个旅游团,其中一名游客在登上吊桥后拍摄了几张吊桥上人头攒动的照片,发到了网上。这些照片随即被网络媒体冠以“捏把汗,600人同走玻璃吊桥,你敢来走一走吗?”等标题在网络传播。

“其实经过我们后期核查,当时登桥人数只有300多人。”杨明华说,她和景区其他领导起初并没有在意这些照片和网帖,大家觉得这“也算给景区做了宣传”。

杨明华说,他们没想到的是,四天后的3月24日,石家庄旅游发展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全市旅游景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四个工作组分赴石家庄、承德、保定、邯郸就玻璃栈道类项目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进行督导检查,并于4月10日前上报省政府。

当年3月25日,红崖谷玻璃吊桥“停业整顿”。

河北封停景区玻璃栈道之后

红崖谷景区玻璃吊桥项目被封停。新京报记者张胜坡摄

“政府虽说让我们整改,但并没有明确的整改意见,我们只能自己请专家,结合专家意见摸索整改。”红崖谷景区原办公室主任齐立会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景区的“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清单”,在这份涉及48项问题的清单中,记者看到,所有问题均显示已整改完成。

“这些问题,你说它是问题吧,它们与吊桥的安全和质量没什么必然关系;你说它不是问题吧,又多少可以改进下。”景区一位负责人表示,整改期间,时常有领导前来视察,每个人来了多少都要指出些问题,有领导还曾就通往吊桥的一段木质栈道上的贴纸提出了意见,认为贴纸的颜色应该统一成某种颜色,不能贴三种颜色的贴纸。

齐立会介绍,整改期间,景区邀请了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六局等单位的专家对吊桥开展了跟踪检测,并做了荷载试验,请第三方公司出具了安评报告、《风险隐患整改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最大承载量核定报告》等共计六份能够证明吊桥安全的报告。

齐立会表示,按照省里的政策,景区整改完成后可以向政府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玻璃吊桥类项目方可运行。

去年7月16日,由石家庄市旅发委牵头,市安监局、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国土局、环保局等11个部门组成的“石家庄市玻璃栈道类旅游项目联合核查验收工作组”,进驻红崖谷景区对玻璃吊桥进行了联合核查,并于7月31日出具了“关于红崖谷玻璃吊桥已具备试运营条件的函”。

齐立会告诉记者,事情到此本应告一段落,但不久,省里再次下发通知,要求玻璃吊桥“暂停对外营业,继续进行安全检测和整改”。

全省玻璃栈道被封

红崖谷景区玻璃吊桥封停后不久,河北省文旅厅发布了《全省玻璃栈道类高风险项目专项整治方案》(下简称“方案”),提出“四个一律”,即新建玻璃栈桥类项目一律停止核准备案;在建项目一律停建;未营业项目一律暂停开业;已营业项目一律停业整顿。

2018年4月20日,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出具了《全省玻璃栈桥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情况表》,全省20家景区的玻璃栈道类项目均不同程度存在“未进行安全评估”、“未进行质量检测”、“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无法确定锚体深度是否安全”、“未对上桥人数进行有效管控”等问题。

政令之下,全省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封停,无一幸免。

2014年,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景区在海拔1900米的山体间修建了省内第一条玻璃栈道。

与红崖谷类似,白石山也靠玻璃栈道“一炮而红”。“通往涞源县的高速公路一度陷入瘫痪状态,白石山开山以来就没接待过那么多人。”回忆起玻璃栈道刚刚开放时的盛况,景区索道负责人张明(化名)仍难掩激动。

河北封停景区玻璃栈道之后

暂停使用的白石山玻璃栈道。新京报记者张胜坡摄

张明回忆,高峰时期,景区的索道到晚上十一点仍在往下运人,有游客甘愿排队四个小时,只为走一次玻璃栈道。当季旅游高峰过后,景区领导召集所有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开会,发现没人讲话,一问才知道,大家都在工作期间喊哑了嗓子,讲不出话。

据统计,2014年,白石山的游客量比往年同比增长了近五倍,“一跃成为河北山岳型景区的龙头”。次年,为了分散客流和回应市场需求,白石山在另一座海拔1600米的游览线上,围绕山体修建了第二座玻璃栈道。

如今,白石山的两条玻璃栈道都被贴上了封条。

“万万没想到,很突然的。”白石山景区副总经理江静春说,他此前一直认为玻璃栈道与普通游步道相比只是建筑材料不同,感官上增加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并不存在更高的安全风险;相关政府部门也从未对玻璃栈道的安全问题提出过质疑。

白石山玻璃栈道管理组组长刘文权告诉记者,为保障玻璃栈道的绝对安全,景区会为游客发放防滑鞋套,限制客流量,同时定期组织专人清理栈道上方山体的落石。

河北封停景区玻璃栈道之后

暂停使用的狼牙山玻璃观景平台。新京报记者张胜坡摄

“我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栈道有没有螺丝松动或玻璃破裂的问题。”刘文权说,玻璃栈道只要不经受尖锐物体的撞击,一般不会破裂,景区会定期组织专人清理栈道上方山体,防止有落石砸坏玻璃。

“每年最多有三四次落石砸坏玻璃的情况,但都得到了及时维护。”他说,白石山玻璃栈道自开放以来,没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一日爆红到门可罗雀

去年9月,保定市旅发委在一份向省政府递交的报告中指出,玻璃栈道类旅游项目关停对景区经营造成一定影响,游客投诉增多。白石山景区自4月份玻璃栈道关停后,600多个旅游团队取消了行程,接待游客数量同比下降40%;狼牙山景区1季度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4.2%,之后逐月下滑,8月份接待游客数量同比下降34%。

红崖谷玻璃吊桥封闭后,原先有二十几名工作人员的吊桥管理站如今只剩站长王兵(化名)和另一名工作人员,以及两条狗。

王兵说,以前,吊桥上每隔三五十米就有一名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保障游客安全。吊桥封闭后,同事们大都散去,另谋工作。自己现在也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工资减半。工作内容则由维持游客登桥秩序变为防止游客偷偷登桥。

红崖谷景区原办公室主任齐立会说,玻璃吊桥是红崖谷景区赖以吸引游客的核心产品,也是它的生命线。“我们景区主要靠玻璃吊桥,关停之后,将近一半的游客到了景区门口听说吊桥没有开放就离开了。”齐立会表示,游客量骤减直接带来了景区收入的减少,员工工资常常不能按时发放,景区只能通过不断裁员维持运营,员工人数已经由320多人裁减到了130多人。

一位红崖谷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8月,有几家与景区有合作的旅行社慕名而来,景区迫于生存压力开放玻璃吊桥接待了部分游客。但此事不久就被省督查组发现,县里的几名干部后来因“监管不力”受了处分,景区被罚款十几万,并立即关闭了吊桥。

紧接着,平山县政府要求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等部门每天派出两名工作人员,采取“死看死守”的方式监督景区,“彻底杜绝景区私自拆除封闭设施行为”。

8月19日,红崖谷景区给河北省文旅厅寄去了一封“求情信”。信中显示,自玻璃吊桥被封后,景区已拖欠员工工资5个月,共计450多万元;另拖欠合作伙伴工程款1.5亿,欠供应商贷款1700多万。

河北封停景区玻璃栈道之后

红崖谷玻璃桥上的监控摄像头。新京报记者张胜坡摄

“很多商铺见游客稀少,也纷纷关门不干了。以前我们还做些扶贫工作,现在连自己都自身难保了。”齐立会说。

封停通知到底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景区如何整改才能通过验收?这些问题至今没有答案。白石山景区副总经理江静春表示,他曾数次到省安委办询问相关事宜,但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明确答复,“让我们不要太看重这点儿小钱(指封停栈道给景区带来的损失),回去等通知”。

难产的省标

多位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玻璃栈道被封停后,起初大家并没有觉得事情有多严重,甚至一度有信心能迅速完成整改。

关于玻璃栈道封停的“紧急通知”下发后不久,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全省玻璃栈桥类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地方政府指导企业完善相关建设备案、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手续,并组织复查验收,“对企业提出的验收申请,当地政府要迅速组织验收、不得拖延,严禁不作为,慢作为”。

“当时告诉我们只要验收通过就可以恢复营业。”狼牙山景区一名负责人表示,去年五月,县政府的确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狼牙山的玻璃观景平台进行过一次验收,验收通过后,观景台开放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又被叫停。

7月9日,河北省旅发委、安监局、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文称,对于手续齐全的玻璃栈道类项目,相关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依据河北省《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技术标准》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运营。

据河北省政府官网信息,该标准对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建设材料、设计、施工、验收、检测与评定,以及运营安全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规范,“是国内第一部专门规范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标准,标志着河北省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设计建设管理从此有据可依。”

红崖谷景区负责人刘奇奇作为景区代表参与了标准制定的全过程,据他介绍,标准制定过程中,相关专家、玻璃栈道建设公司和景区围绕玻璃栈道的荷载量产生了分歧,专家认为玻璃栈道的荷载量标准应达到公路桥的要求;建设公司和景区则认为,景区的玻璃栈道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没有必要按照公路桥的标准建设,否则只会徒增建设成本,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

“政府最终采纳了专家们的看法,要求已有玻璃栈道根据运营情况进一步控制登桥人数。”刘奇奇说。

2018年8月1日,由河北省住建厅、质监局、旅发会、安监局共同组织制定的《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技术标准》正式出台。

“标准出台后,我们立即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部门依据标准对玻璃栈道进行了自检自验。”江静春说,但不久,他在去省里询问验收事宜时就被告知,标准要暂停使用。

当年9月29日,上述组织制定标准的四个部门再次联合下发通知,称有专家对标准提出了修改建议,将组织主编单位按专家建议对标准进行“局部修订”,原标准暂停实施。

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运生告诉记者,当时编撰标准时比较匆忙,国内外关于玻璃桥都没有现成的可供参考的标准,考虑到景区的玻璃栈道都封停着,编写完成并经省内专家审议后就颁布了。

“后来又想开全国专家会,报住建部审批,需要一个周期。”李运生表示,去年11月份,标准经过全国专家评审,修订后,年底报住建部审批报备,并根据住建部的意见进行了完善。

“标准暂停使用后,目前还没有恢复实施。”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参与标准制定的科长方斌告诉记者,国家住建部标准司已经完成了对标准所涉“强制性条款”的审查工作,省里也根据相关意见完成了修订。

“我们作为标准的编制管理单位已经基本完成了标准制定工作。”方斌说,接下来“要看省里相关厅局的意见,还得征求省里领导的意见”才能决定标准何时能重新发布。

“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国家标准亟待出台

河北省玻璃栈道类项目一律封停,在建项目全部冻结的背后,是此类项目在各省份和国家层面都“没有建设标准,没有验收依据,没有监管主体”的尴尬现实。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都存在玻璃栈道类项目。

“据我们了解,没有一个省份明确应由哪个部门主管玻璃栈道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后期运营管理。”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王凤武告诉记者,玻璃栈道属于新生事物,由于受游客喜欢,有市场需求,近些年在景区遍地开花。

但是,玻璃栈道类项目在行政管理层面一直处于一种尴尬境地。由于无人定性,管游乐设备的质监部门,管公路桥梁的城建、交通部门,管一般建筑物的住建部门,都对玻璃栈道类项目“敬而远之”。

“现在的行政管理现状是,有风险的事情,谁都不愿意管。”王凤武说。

狼牙山景区一位负责人记得,2016年,狼牙山的玻璃观景平台正式开放前,景区曾找到县旅游局、安监局、住建局、质监局等部门,希望由他们给观景平台出具一份验收意见,但是没有一个部门愿意出面。最后,不得不由景区管委会领导“撮合”上述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专家在景区开了一个“评审会”,由专家出具了一份“论证意见”,证明“玻璃观景平台及栈道工程安全可靠,可以正常使用”。上述部门的负责人则只在“评审会签到表”上签了名字。

承接玻璃栈道类项目的建设企业也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建设标准,明确主管部门。一家玻璃栈道项目施工企业的负责人侯耀军认为,此类项目的首要安全问题在于岩土勘测,但国家目前并没有明确具体需要依据哪些规范。

“需要(政府)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告诉大家到底依据哪个标准。”侯耀军说。

侯耀军表示,目前玻璃栈道建设市场的“乱象已很严重”,各类建设公司充斥其中。“有资质没资质的公司都进入了市场。”据他介绍,国内真正具有相关建设资质的公司在40%左右,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景区对此类项目的需求,有些景区“病急乱投医”,可能会找“滥竽充数”的公司承担建设业务。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应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玻璃栈道等设施设备的监管。

今年8月,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成立了栈道游步道专业委员会,该委员会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尽快制定一项关于玻璃栈道类项目的建设标准。

“虽然我们只能制定团体标准,没有法律效力,但有总比没有强。”王凤武说,标准制定完成后将会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作参考,以期能推动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标准。

采写:新京报记者张胜坡编辑:胡杰校对:付春愔

相关阅读:
贝克汉姆现身北马训练营,激励跑者突破自我 两股冷空气接力拉低北方气温 西南多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