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对近代以来波兰的苦难,托卡尔丘克如何用文学寻根?
今日,瑞典文学院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补发给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颁奖词称托卡尔丘克“有百科全书般的叙述想象力,把横跨界限作为她生命的一种形式”。面对近代波兰的苦难,托卡尔丘克如何用巧妙的文字和梦境书写下她的史诗?此序经出版社授权。
撰文|易丽君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波兰家喻户晓的女作家,继《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大获成功之后,二○○二年她凭借《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再次获得波兰最高文学奖“尼刻奖”的读者选择奖。在翻译这部作家本人的得意之作的过程中,我们同样经历了奇妙的精神漫游,不时为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吸引人的艺术魅力所倾倒。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精练巧妙的波兰文字,在神话、现实和历史的印迹中悠悠摸索。她善于将迄今看起来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东西联在一起:将质朴和睿智联系在一起,将童话的天真和寓言的犀利联系在一起,将民间传说、史诗、神话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其表现手法可以说是同时把现实与魔幻乃至怪诞糅合为一,文字在似真似幻中反映出一个具体而微妙的神秘世界。她的笔下涌动着不同寻常的事物,但她又将神奇性寓于日常生活之中。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易丽君/袁汉镕译,四川人民出版社|后浪,2017年12月
她建立了这样一种信念:文学作品可以是既易懂而同时又深刻的,它可以既简朴而又饱含哲理,既意味深长而又不沉郁。
在她的小说中,日常生活获得了少有的稠度,充满了内在的复杂性、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耐人寻味的转折和动荡不安的戏剧性。
她善于借助表面上似乎是微不足道的隐喻,以轻松的文笔书写重大事件,寓重大性于平淡之中。或者说,她善于揭示隐藏在平淡之中的不同凡响的事物,在这一点上,她的小说与波兰女诗人、诺贝尔奖得主辛波斯卡的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她的小说里,可以感受到辛波斯卡作品中那种特有的采用出人意料的比拟的超凡能力、超级的敏感和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
她俩都洞悉写作之乐,她俩的作品都读起来轻松,可是真正理解它们却并非易事。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无疑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兰文学中的一部奇书。它是由数十个短小的特写、故事、随笔结集而成的一部多层次、多情节的小说,无怪乎有的波兰评论家将其称为用各色布片缝缀起来的百衲衣。
与作家其他的小说相比,这部小说似乎最缺少内在的统一性。它是一部文学品种边缘的小说,在这里各种修辞风格相互混杂、渗透,是各种文体的杂交:自传体、随笔、叙事体、史诗风格,甚至议论文体,应有尽有。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书中没有一个贯串始终的单线条的故事情节发展,而是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如电影分镜似的纷至沓来。因此乍一看,似乎找不到富有内聚力的结构。各种不同的事件在各个时间层面上进行,从远古时代到中世纪、十八世纪直至现代。
在这些时间层面上,一个个时而轻松、时而沉重忧伤、时而残酷、时而激起人们的愤怒和憎恨的故事情节几乎是随意出现,随意自由驰骋。作家运用表面上彼此毫不相干的插曲,犹如运用抛散的七巧板随意组成的一幅幅令人惊诧而又费解的画面。
活跃在以无定形的因果关系相互连在一起的各种插曲中的人物,构成一条用五色宝石串联起来的项链。就这样,使这七巧板式的拼图最终形成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整体。当然,在实现这一切的过程中,也得靠小说中一个贯串始终的唯一人物——做假发的女人玛尔塔。
玛尔塔无疑是整部书中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她从头至尾始终和叙事者在一起,如影随形,可以说,她是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另一个“我”。书中的许多故事,许多离奇、怪异的传说及逸闻,许多对事物的中肯评说,许多涉及人的生和死的暗示都是出自她之口。
玛尔塔是连接书中各种人和事的桥梁,是鼓励叙事者回忆自己的童年和成长过程的感召者,是一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的感召者。她以自己的主观见解无意地激发叙事者剖析自我的超意识,使作家的自传成分不仅在书中自然分布,而且成了吸引人的说枝节话的长诗。
玛尔塔这个不起眼的农村老妇,从未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却不乏天生的智慧,叙事者自始至终对她流露出深深的敬意,对她的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丈夫的感情。这种爱既深刻,又令叙事者感到不安和惊诧。玛尔塔的力量在于她找到了世界的节奏。她不是一个追逐时间者,而是生活在时间里。她跟存在的和谐相处中包含了某种令人不解、魅力无穷和超人的东西。
她是个对什么都关心、对什么都知晓并拥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女巫!她的知识不是来自学校和阅读,而是来自大自然,她本身就是大自然季节周期的化身。每年春天,作家——第一人称叙事者来到位于谷地中心的房子,玛尔塔也从酣睡中醒来,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叙事者面前。
到了秋末万圣节这一天,叙事者要离开谷地,也就在这时,玛尔塔把自家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进入地下室,开始为期几个月的冬眠。如同希腊神话中得墨忒耳的女儿珀耳塞福涅每年春天从地府回到上界,而秋天进入地府一样,每当她回到上界,大地便春暖花开,万物生长,而一旦她进入地府,大地上便是万物凋零,一片萧瑟。玛尔塔回到地上,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她进入地下,便意味着死亡来临。然而有死就有生,有生就有死,生死轮回正是大自然的规律。
大自然准许她深入自己的秘密,她意识到在大自然中任何东西都不是死的、无声音和无知觉的。对于她一切都活着,都在跟她交谈,都有感觉,因此与其说她赋予任何东西以生命,莫如说她适应自己到处遇到的生命并与之共济共存。代表托卡尔丘克本人的无名的叙事者想向玛尔塔学习的正是这种能力与智慧。故而她向我们显示出的是一个追求知识的人,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自我,把自己描绘的和创造的世界的每个片段,都变成反思的线索,并带着读者一道去进行这种探索的远征。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兰文学中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小说。小说中将四个层面的人和事精确地编织在一起,既断裂又连贯,始终保持着流畅的风格作家在处理现实层面——习俗描写层面时,总带点嘲讽的口吻;第二个层面——分裂成片段、散布在全书中的有关梦的哲学思考的层面,作家在这儿总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回味空间;第三个层面——隐藏的历史讯息的层面,它总是带着一个寻根的愿望和一个戏弄历史的恶魔;第四个层面——传记层面,包括第一人称的叙事者的自传成分和充满了神话韵味的中世纪圣女库梅尔尼斯的传记。将传记变成神话是托卡尔丘克创作的一大特色,好像没有神话便既不能存在艺术,也不能存在艺术家。围绕这四个层面出现了大量插入的故事,它们构成了一个稠密的情节网。
不难发现,这部小说中真正的主人翁是梦。梦掩藏着(也承载着)人的生存意义。梦成了小说中反思的中心,每隔几页我们就能找到有关梦的描述:白日的梦,夜晚的梦,网络上的梦。
对书写在网络页面上的梦的节录,属于书中最重要的片段之列。梦使人深深植根于生活,使人在时间上的漫游中找到自己的家。梦给人提供对各种现象的诠释,释放进行自我剖析的激情,引导读者走向荣格提出的“情结”概念。
书中出现梦的情节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作家的哲学思想: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梦是人们生活经历和思绪的反映。人们在心灵深处珍藏着一段段往事,忘不了挥不去的多彩的往事会留下多彩的回忆,灰色的往事只能留下灰色的印记。那流逝的岁月则如一串用日月星辰联结起来的珍珠,永远珍贵、难忘。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各种各样的回忆会一一变成形形色色的梦。依照托卡尔丘克的看法,人的生活正是由白天和黑夜组成的,人生活在白天的房子和黑夜的房子里,白天的房子是清明——醒,黑夜的房子是昏惑——梦。人们能记住黑夜的梦是由于那是人在夜里的生存状态。梦是连接有意识的白天生活和无意识的黑夜生活的桥梁。人有怎样的生活,便有怎样的梦。
无意识的力量通过梦境的象征作用显现于意识之中。在家和银行之间疲于奔命、生活枯燥乏味、渴望爱情的克雷霞会梦见一个叫阿摩斯的人爱上了她,不幸的是她对梦信以为真,从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曾经流放西伯利亚、在饥寒交迫之中吃过人肉的埃戈·苏姆,会梦见自己成了狼人,以至于夜晚不敢上床睡觉。梦加强了“自叙体”的叙事形式,使小说的叙事高度主观化。
以自传体为基础的小说叙事中融入了大量的虚构的梦的情节,人在“叙述的我”与“被叙述的我”之间、在“梦”与“醒”之间腾挪,大大强化了小说的艺术效果,使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呈现为高度亲历性的体验,女性隐秘幽深的内心世界通过梦敞现于读者面前。这也是小说为读者所喜爱并得以畅销的原因所在。作家利用网络研究全世界人们的梦。随着一个个梦的出现,世界逐渐笼罩在神秘的氛围里。梦成了世界永恒的组成部分,成了存在的一种潜藏意识的隐语。于是事物失去了清晰的轮廓,光明与黑暗交错,醒与梦交错,生与死交错,从而也突显了小说的魔幻性。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作家在书中说:“我们大家以一种出奇相似和混乱的方式梦见同样的事物。”这说明人的思维具有某种同步性。作家在书中反复描绘同样的画面:“下方有人在行走,赶着乳牛,狗在奔跑,有个男人骤然爆发出一阵大笑……高一点的地方有个挑着水桶的人向他们招手,房屋烟囱的炊烟袅袅升上天空,鸟儿向西方飞去。”
处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物(中世纪的修士、皮耶特诺的农民、战后的移民、叙事者和来到下西里西亚寻根的德国旅游者等)眼前出现的是同样的重复的景色,重叠的画面,犹如音乐的副歌。这种特殊的副歌把我们引向了作家组织这部小说的一个首要原则:相信荣格所说的“同步性”现象的存在。所谓的“同步性”,即“非偶然的偶然性”,没有纯粹的偶然,没有神秘的机缘巧合。
所谓的“巧合”只是某种难以下定义的更高力量的作用所使然,正是这种更高力量守护着我们风雨兼程的人生。小说向我们敞开了一道门,让我们认识生活,体验我们多维形象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不可重复的存在。
构成梦的主体至少有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是“梦的世界”,即做梦的规律、梦的逻辑、睡着了的躯体的表现、不同人的梦彼此之间的联系等。第二层是“作为梦的世界”,这一层主要产生于做梦者无法证明的、无法排遣的疑虑,它认为人们可以醒着做梦,人们可以自以为已经从梦中醒来,而实际上却仍在梦中。第三层是“梦中看到的世界”,即半是通过梦揭示的现实,半是做梦的人幻想的现实。
这种现实对人的认识欲求是敞开的,甚至比最大胆的幻想还要丰富得多,它还允许做梦的人在时间和空间里自由来往。作家在小说的开头,就描绘了这样一个在梦中看到的世界。有了这样一个开头,接下来的篇章就都可视为梦的幻象——世界的幻象,只有梦才能揭示这个幻象,只有做梦的人才能够自己联想,才能够坦露潜意识中的秘密。所有的梦彼此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又相互纠缠。在这梦的迷宫里,幻想与现实、虚与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相互交错交融,无法分开。于是我们便会觉得,在这部书中梦就是真实。由于梦展示的是真实,这就使事物的真相的揭示成为可能;梦是所有认识上的困惑的临时解决办法,是走出骗人的恶魔所设置的陷阱的一条出路。由此可见叙事者的信条便可能是我梦故我在。
寻根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文学创作中重要的内容,隐藏在书中的历史讯息是寻根愿望的体现。下西里西亚是奥尔加的精神家园。她远离滚滚红尘,定居在新鲁达附近的农村,与大自然为伴,做自己喜爱的工作,过着半人半仙的日子。而寻找这个地区的根,倒成了她心中永远无法消除的结。
据历史记载,公元九八〇年梅什科一世统一了波兰,公元九六六年他按拉丁仪式接受了基督教。他的儿子波莱斯瓦夫一世于公元一〇〇〇年在当时波兰的首都格涅兹诺建立了大主教区,另在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西南部的下西里西亚地区的弗罗茨瓦夫和西北部波罗的海滨的科沃布热格设立了三个教主区。下西里西亚是波兰故有的西部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
自十四世纪末到十八世纪末,波兰共和国曾是欧洲的泱泱大国,拥有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在内的广袤国土,是欧洲唯一疆域横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国家。一七九五年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而灭亡。一九一八年波兰重新获得了独立,建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和包括维尔诺在内的部分立陶宛土地仍归入波兰版图。由《里加条约》所确定的波兰东部边界一直保持到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七日。
书中每个故事都与下西里西亚的小城新鲁达及其周围一带的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的人物有的自遥远的过去就定居在这里,小城的缔造者——刀具匠,便是在这里开拓洪荒,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初建社会文明的始祖;到了中世纪,下西里西亚便出现了完善的骑士制度和奴隶制庄园经济,骑士的女儿库梅尔尼斯及其传记作者帕斯哈利斯便是封建文明和社会习俗的见证者。十八世纪就移居到这个地区的德国人,给这里带来了西欧的文明,在这里繁衍生息,也算得上是这个地区的老居民。然而战争却完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中暗藏着一部下西里西亚的史诗,展示这个地区过往历史的那些情节,充满了神话色彩。人是来去匆匆的过客,不变的是大自然的景观,因为“人是风景的转瞬即逝的梦”。
一九四五年成了下西里西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不仅换了行政机关、地名、军队、警察、货币、纳税规章和法律,也换了语言和说那语言的人。下西里西亚不再以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复杂形象存在,留下的只是一种形式、一个名称。在它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蕴涵着世界的希望、痛苦和荒诞,而且充满了无奈和苦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作为战胜国从战败的德国手中收复西部和北部故有的疆土,应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它却以丧失东部领土为代价,致使波兰成为战胜国中唯一缩小了疆域的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令人匪夷所思。领土的变化引起欧洲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迁徙。从波兰西部遣返德国的德国人达二百二十万,有四百万波兰人迁居收复的失地,其中大部分是丧失的东部领土的居民。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迁徙是在半哄骗半强迫中进行的,大批波兰人把自己辽阔的田地撂在了东部,长途跋涉,颠沛流离两个月之久,受尽了艰辛和苦难,来到一个对他们来说陌生的地方——“此处无人主管:没有任何国家,政府刚刚是他们自己梦想中的事,但它却在一天夜里突然出现在小城镇的月台上,在那里命令他们下车。
政府——是个足登军官长筒皮靴的男子,所有的人都管他叫‘长官’。”这位长官嘴上叼着香烟,给新移民胡乱指派住房。迁徙来的波兰人最初感到的是茫然和悲惧,黑暗中听到一块玻璃落地的响声,“大家都打了个哆嗦,而妇女们则抓紧了自己的胸口。”继而又表现出盲目的欢乐,每天像过节一般。小说中记录了下西里西亚地区重新形成的过程。
作家将这个过程视为创建新的社会和文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忍受过物质生活的困顿,商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除了醋和芥末什么也买不到;偶然遇到出售食用油,便纷纷排队抢购;孩子们聚集在教堂前,等待着德国游客发糖果。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医治了战争留下的创伤,生活逐渐走上了正常的轨道,对未来也不失希望。
作家力图向我们展示:世界并非只是一片漆黑。世界有两副面孔,它对于我们既是白天的房子,也是黑夜的房子。似水流年改变着一切,除了相思。人在变,事物在变,社会制度在变,不变的是挥之不去的乡愁。思乡情结是波兰人和德国人共有的感情。波兰人对留在东部的一切的记忆,压倒了对在西部遇到的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他们思念那片辽阔的土地,常常喝得醉醺醺。下西里西亚对于许多德国旅游者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在半个世纪之后,他们纷纷回到这个地方,为了看一眼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屋,为了寻找儿时的梦。
寻梦者中有位老者,彼得·迪泰尔,他不顾年迈体衰,坚持登上山脊,“他把世上所有的山跟这些山做过比较,在他看来任何山都没有这么美。”尽管他已感到呼吸困难,却仍坚持继续往高处走,结果死在了波兰与捷克的分界桩旁,“他的一只脚在捷克,另一只脚在波兰。”人为划分的国界隔不断人类共有的乡恋,这是作家想要告诉读者的一个真理。
托卡尔丘克历来认为应当睿智地对待文学,睿智应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基本追求。如果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文学跨越时空走向睿智的一种预示,那么《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便是这样预示的一次不寻常的光辉实践。这部小说于一九九九年获波兰权威的文学大奖——“尼刻奖”的读者投票奖。二〇〇四年又被提名竞争 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成为最后胜出的十部决选小说之一,它迄今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和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这里奉献给读者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译本,是从波兰文原著译出的。
作者:易丽君
整合:徐悦东
编辑:徐悦东
校对:翟永军